你來猜猜這是什麼?是一堆無煙六色的糖,對吧?其實它不是,它是一堆藝術品。是用來紀念一名叫羅斯的人。這堆糖果的重量是79.4公斤,是羅斯去世前的體重。這件藝術品的獨特之處之一在於:這些糖果和那些隻能看,不能摸的藝術品不同,它是可以被觸摸的,並且它還可以被帶走。隻不過,你以為你帶走的隻是一顆普通的糖果,實際上它是羅斯的一部分。這件藝術品的另外一個獨特之處在於,隨著被人們拿走的糖果越來越多,會有新的糖果不斷的補充進來,就好像羅斯又回來瞭。這個關於紀念和觸摸的藝術形式,讓我一下子覺得,藝術好像並沒有我想象的那麼難瞭。這一想法的改變,其實是源於我最近看的這本《兒童藝術大書》的黃色版。如果要讓我用一句話來形容這本書的話,那就是“太有趣瞭”。它的有趣在於,給每一副作品都冠以一個很有趣的名字。比如這幅圖原名是《國王和王後》,但是《兒童藝術大書》的黑體字所顯示的是《塗鴉》這個名字,看到這個名字,一下子就會讓人想去瞭解一下,究竟是什麼樣的塗鴉,竟然能夠成為一件偉大的藝術品。“興趣“一下子就被激發出來瞭。再比如這幅畫的原名是《秋千》但是在《兒童藝術大書》上面,它的名字是《噓噓噓噓噓噓噓噓》字體的顏色是由淺入深的,這樣的字體設計,讓我馬上覺的這幅畫一下子活瞭起來。如果沒有看這本書的話,我會根據畫作的名字去觀察秋千以及它上面那位漂亮的女子。但是我看瞭《兒童藝術大書》上面所展示的這個名字,我會先去觀察,是誰在發出“噓噓噓”的聲音。這樣,當我去看這幅畫的時候,一下子就會註意到畫面上面的那個小孩子,畫面的細節就被註意到瞭。這可遠比孩子靠近書的時候,傢長不停的在喊“要註意細節哦”強多瞭。《兒童藝術大書》有趣的第二點在於,它排版的時候,文字是采用錯落有致的方法排列的。每一段之間基本上沒有太大的因果關系,你可以從任何一段開始給孩子講。我和孩子在讀這些文字的時候,我基本都是讀一段,和畫上的東西對照一下,這樣,孩子的註意力不會因為有大段的文字而集中不瞭。更有意思的是,這樣一一對應的找關系的時候,就像是在尋寶一樣,孩子玩的樂此不疲的。如果你僅僅是覺得這本書就是一本簡單的藝術入門書的話,那你就可能想錯瞭。這本書的知識性也不容小覷。通過閱讀這本書,我明白瞭什麼是藝術。它讓我意識到,真正的藝術並不是那些高大上的玩意兒,藝術也不是正襟危坐在那裡搞出來的,它更像是一種極為巧妙的巧合,就看能否在短時間內抓住這個小念頭瞭。比如我們上面所舉的關於塗鴉和糖紙的藝術形式。再比如這幅畫明明看著是一個煙鬥,可是畫上面卻清清楚楚的寫著“這不是一個煙鬥”。這幅畫的原名是《形象的背叛》,它的作者是勒內·馬格利特,它的內在原理其實是利用瞭視覺上和邏輯上的一些小把戲。由此我們可以明白瞭,藝術是什麼,其實它就是一種想法的外顯化,把自己的想法,思念,和自己對於生活的思考,亦或是不經意間的一些發現,用一種合適的方法把它展現出來。在尋求藝術的本質的時候,我們就明白瞭,自己的真實想法,以及如何呈現自己的想法才是藝術最根本的東西。能夠理清自己的想法,才是藝術最原始,也最值得學習的地方。明白瞭藝術本質的一些東西,自然也能明白怎樣去欣賞一件藝術品瞭。既然藝術的本質是內在想法的一種表達。那麼,我們在欣賞藝術品的時候,就會思考它們是通過什麼樣的細節和什麼樣的形式把想法表現出來的。在觀看這些作品的時候,通過各種細節,來倒推它的制作過程,你註意到的細節越多,就越能知道作者是用怎樣的邏輯來表現自己內心的想法的。比如《甩鞭遊戲》這幅畫這幅畫主要是描繪的孩子們玩這個遊戲時的一些場景。但是怎樣讓這個畫面看起來更鮮活生動,這就需要用細節來展現瞭。作者霍默采用的是對立的處理方式,把運動和靜止同樣表現在畫面中,這樣的表現形式會讓欣賞的人感受到跑起來的孩子一定是用非常快的速度在跑。因此後面的那個孩子需要用很大的力氣才能阻止他們的跑動。這樣對立的處理方式,是不是讓這幅畫看起來更加生動瞭。所以,在整本《兒童藝術大書》中,我們不會看到任何關於每一副畫的一些高級的技法或者理論的講解,我們看到的永遠是一幅幅有意思的畫,作者用一些幽默詼諧的語言就把每一副畫的重點部分講解出來瞭。這也是我覺得這本書是一本會“撩人的大黃書”的主要原因。我們常常說“藝術源於生活”,但是生活之所以能成為藝術,就在於不同的人賦予瞭生活不同的含義。生活和藝術這兩者的區別就在於,我們有沒有挖掘到生活中的那些常人沒有註意到的東西,以及我們用什麼樣的方法來凸顯這些細微的不同。這背後,往往展現的是我們的思考。對於一個孩子來說,讓他們在有限的生活經歷中,體驗別人對於自己生活的思考,那就是在他們的腦海中植入瞭一個個鮮活的思考方式,隻要遇到瞭合適的場景,他們就會觸發自己腦海裡曾經的體驗,為自己的生活增添色彩。所以《兒童藝術大書》這本書,不僅僅是在講解藝術,更重要的是,它在展現一種獨特的視角,這樣的視角,才是真正寶貴的藝術資源。
本文出自快速备案,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