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胸痛中心官方网站(三年1000初告捷)

2019年7月26日,中国胸痛中心认证1000家总结大会在向定成教授,于波教授、王焱教授、苏晞教授,徐亚伟教授和丛洪良教授激情澎湃的诗朗诵中正式拉开序幕。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医疗资源处王毅处长,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夏芳副主任,苏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谭伟良主任,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主席、中国胸痛中心监督委员会主席葛均波院士,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副主席、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霍勇教授,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秘书长、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工作委员会执行主任方唯一教授、胸痛中心认证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向定成教授、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于波教授、王伟民教授、陈纪言教授、苏晞教授、王焱教授、王乐丰教授等近2000名心血管领域的专家和胸痛中心医院代表出席本次总结大会,共同见证了1063家胸痛中心认证通过的激动时刻!胸痛中心“三年1000家”是初心,也是使命葛均波院士首先对国家卫健委领导的支持指导,行业的努力推动,以及具有社会责任感企业的大力帮扶表示感谢。当前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持续上升,其死亡率已经成为中国居民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给社会、家庭和患者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为了让每个中国人都拥有健康的心脏,胸痛中心应运而生。在国家卫健委的指导和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胸痛中心成立之初许下的“三年认证1000家”的诺言得以实现。葛院士深知,要实现每个中国人的心血管健康,这些成绩远远不够,在提及未来规划时,他表示未来胸痛中心将聚焦基层,通过建设更多基层胸痛中心,让心血管疾病救治网真正覆盖全国,从而真正地推动心血管疾病防治体系建设。县级医疗水平是实现健康中国的重要标志中国县域院长联盟主席王陇德院士通过视频向胸痛中心三年所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并指出当前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刻不容缓。“县郡定,天下安。”我国心脑血管病患者数量庞大,分布广泛,因此胸痛中心和卒中中心不仅要建在城市,更需要深入到越来越多的县域医院中去。最后,王院士呼吁社会各界加入胸痛中心和卒中中心建设队伍中,充分发挥中心引领作用,带动周边网络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机构加入协同救治体系中,构建基于价值医学的多学科联动共管、急慢分治、防控一体的疾病综合服务体系。推动胸痛中心建设,打造优质诊疗环境王毅处长代表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医疗资源处对胸痛中心三年通过认证1000家表示祝贺,并对心血管专家和各级医疗机构积极参与推动胸痛中心建设表示感谢。王毅处长表示近年来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持续上升,已经成为健康中国2030战略实施道路上的巨大阻碍,为此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积极采取相关措施,倡导和引领心血管医疗行业和组织,提升心脑血管疾病救治能力,改善心血管疾病救治质量。王毅处长指出,胸痛中心建设明显提升了区域协同救治体系下医疗机构的救治率和救治效果,今后,卫健委将进一步加强对胸痛中心建设的引导和推动,力促各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加强胸痛中心建设,加强组织领导、协调配合、督促指导,形成卫生行政部门主导,行业推动,全民参与的新局面;要求各地各单位要结合自身情况,对照《健康中国行动》要求,制定胸痛中心建设任务,力争到2020年,在各地市实现胸痛中心全域覆盖,基本形成城乡一体化的胸痛急救网络。希望胸痛中心建立完善的质控体系,充分利用好全国、省市级和医院层面的多层级质控,保持各胸痛中心的高质量运行,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诊疗服务。胸痛中心建设助推我国心血管疾病防、治、救、康一体化建设进程夏芳副主任对胸痛中心“三年1000家”目标达成表示祝贺,她表示,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和胸痛中心总部落户苏州工业园区以来积极推动园区医院建设胸痛中心,让居民健康得到有力保障。胸痛中心认证1000家对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和苏州工业园区而言,既是一张出色的成绩单,也是一个崭新的起点。未来,园区管委会将积极践行健康中国行动要求,继续加大对胸痛中心建设和心血管疾病防治推广力度,全力支持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心血管疾病诊疗之路,从而助推我国心血管疾病防、救、治、康一体化建设进程。在主题报告中,谭伟良主任、霍勇教授、天津市胸科医院郭志刚院长、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黄恺教授、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石蓓教授以及向定成教授分别围绕《胸痛中心建设助力卫生改革发展》、《全国胸痛中心未来发展方向及任务》、《天津市胸科中心建设的实践》、《推动省/市胸痛中心联盟成立,构建全省胸痛救治体系》、《区域联盟帮扶下的县域医院胸痛中心建设成果》及《省级胸痛中心联盟常态化质控体系建立》做主题讲话。谭伟良主任表示:胸痛中心建设为苏州医改建设注入新鲜血液,他指出,2018年,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占据苏州市居民死因的81.3%,降低了苏州市民人均期望寿命值。自2016年起,苏州市政府发文加强包含胸痛中心在内的五大中心建设,拉开了苏州区域急病协同救治体系的序幕,率先探索胸痛中心的区域建设模式,推动苏州卫生健康事业正向发展。胸痛中心建设助力健康苏州“531”系列行动计划实施,构建“急病要急、慢病要准、无病要防”的整合型服务体系,推动苏州卫生改革发展,助力实现精准防治,推动医院“角色改变”、社区机构“转型发展”,促进区域性整合型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筑构健康大数据与信息化,落实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霍勇教授梳理了胸痛中心既往工作,霍教授表示,胸痛中心建设不仅是量的积累,更有效果的体现。以天津为例,天津市胸痛中心建设实现全域覆盖,26家胸痛中心为天津市民保驾护航。数据显示,2014年起,天津市全市急性心梗死亡率五年内持续下降,成为胸痛中心“全市模式”作用的有力注脚。霍教授指出,未来胸痛中心将向政府争取更多支持,完善组织管理体系,提升自身建设质量,实现内涵的拓展和模式的延伸。同时,霍教授表示,未来胸痛中心建设将聚焦基层。天津市胸痛中心建设效果显著,心肌梗死死亡率连续五年呈下降趋势,作为核心医院,天津市胸科医院为“天津模式”探索做出了巨大努力,郭志刚院长应邀分享天津市胸痛中心建设实践经验。郭志刚院长介绍天津市胸痛中心建设经过和建设现状,点明推进基层胸痛中心建设,加强信息化建设、质控体系建设,构建预防、救治、康复全程管理体系对天津市急性胸痛防治体系建设的重要性。黄恺教授介绍了湖北省胸痛中心联盟的建设情况,黄恺教授表示,省联盟对胸痛中心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具体表现为,省联盟通过承担培训帮扶、预检和质控等任务,帮助各级胸痛中心提升建设水平和急救服务能力,提升胸痛中心认证通过率、提高效率、减少资源浪费,敦促胸痛中心持续质量改进,提升胸痛中心整体运行效率。此外,地区联盟建设能够高效推动胸痛中心建设和救治观念深入人心,帮助全省胸痛救治体系探索,早日实现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建成胸痛中心,推动全市模式在全省落地生根。石蓓教授讲述了区域联盟对于县域医院胸痛中心建设质量的重要性。目前,石蓓教授所在的贵州省北部,基本实现县域胸痛中心全域覆盖。曾几何时,由于地理条件限制、医疗资源规范、经济水平落后,县域基层医院转诊至上级PCI医院需要1-5个小时,贵州省县域基层胸痛中心建设面临着极大的难题。县域基层医院是中国心血管疾病救治的主战场,因此,贵州省顶着千难万险,咬牙推进基层胸痛中心建设,终于在2017年5月,推动成立贵州省区域胸痛中心联盟,帮扶联盟内32家医院进行培训,助力联盟内医院通过认证。同年10月,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获“中国胸痛中心示范基地”称号,联盟医院也增至51家。更多基层版胸痛中心的建设,让贵州省北部胸痛患者享受到了优质的急性救治服务。向定成教授就建设省级联盟常态化质控机制的意义和为何建立省级联盟常态化质控机制展开讲解。向教授表示,当前胸痛中心建设进入“快车道”,越来越多医院申请胸痛中心认证。胸痛中心的建设初心是缩短STEMI患者总缺血时间,逐步改进急性胸痛救治流程。但就飞行检查结果而言,许多通过认证医院数据管理混乱、数据填报不全、错误较多等现象仍然存在。因此建立常态化外部质控体系对推动胸痛中心建设成果真正落地至关重要。由此,向教授对建立省级联盟常态化质控机制提出了宝贵意见:“建立常态化质控机制是保持胸痛中心持续改进的前提条件,任务下沉是建立常态化质控机制的必由之路。”“三年1000家”对于胸痛中心而言,并非数字的堆叠,三年的栉风沐雨和披荆斩棘,最终达成1000家认证目标,其背后彰显的是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胸痛中心总部和所有致力于胸痛中心事业发展的建设者们对促进心血管事件下降拐点早日到来的坚定决心。当前急性胸痛救治网络已初步覆盖全国,但1000家胸痛中心只是新的起点,随着越来越多的医院和专家加入中国胸痛中心建设,全国胸痛急救网会越织越密,从而实现所有心血管人心中的梦想——为了每个中国人的心血管健康!助力健康中国2030,我们在路上!

本文出自快速备案,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

本文永久链接: https://kuaisubeian.cc/42546.html

kuaisube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