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国家新闻出版署将实施网络游戏正能量独立计划,坚守内容底线红线,坚决杜绝擅自变更内容、无版号上线运营等违法行为”,12月16日,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长杨芳在2021中国游戏产业年会做视频发言时表示,同时还将及时跟进元宇宙等新业态产业的发展,努力推进创新产品,掌握关键技术,构筑核心优势。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长杨芳在2021中国游戏产业年会上视频发言。虽然上述内容信息量巨大,但外界更为关注的游戏版号重放的信息却没有被提及。据了解,自上一批游戏版号发放,已过去4个多月。在这期间,有游戏研发人员坦言,忐忑不安的心情与状态回到了三年前版号停发的特殊时期;与此同时,游戏版号的“地下交易市场”又重新热闹起来,游戏版号价格更是水涨船高,有“传奇”类版号卖出百万天价。不过,有相关人士表示,与2018年因国家机构改革而临时暂停版号发放事件不同,今年的版号停发属于管理单位加强监管的具体举措之一,监管单位通过版号停发,让产业慢下来,梳理清楚之后再轻装上阵,体现了当下管理者的魄力和整治游戏产业乱象的决心。也有分析师表示,未来相关部门会对游戏在未成年人保护、内容健康和文化价值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游戏公司需要进一步加强内容质量。现状:游戏版号已停发4个月游戏版号已有四个多月没有发放了。对此,广州某游戏公司研发人员李炜(化名)说:“现在的心情与状态好像又回到了三年前版号冻结的特殊时期”,李炜向南都记者坦言,自己有些焦虑。时针拨回到三年前,2018年机构改革之初,国家新闻出版署提出将在“实施网络游戏总量调控,控制新增网络游戏上网运营数量,探索符合国情的适龄提示制度,采取措施限制未成年人使用时间”等方面加强管理,于是野蛮生长的网络游戏行业被按下了暂停键,作为游戏上线运营通行证的游戏版号自2018年3月份之后就再没有发放过。相关法律规定,游戏产品在上网出版前,必须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出版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核同意后,报国家新闻出版署审批,得到的“审批文号”以及“网络游戏出版物号(ISBN)”。直至在2018年12月,游戏版号才重新恢复审核,但就从这时候开始,严管游戏版号、实行总量控制的基调开始落在实处。据统计,2018年国产与进口网络游戏版号累计发放数量为2064件,且绝大多数为版号停发前的存货。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我国游戏版号发放的数量为9368款游戏。同时,游戏版号发放的数量在2019-2020年间进一步降低。2019-2020年,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的游戏版号数量分别为1570个、1405个,远低于2018年前三个月发放的游戏版号数量之和。据统计,2018年1月份游戏版号发放了716件,2月份发放了484件,3月份发放了727件,总数为1927件。今年7月22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公布了国产网络游戏审批信息,自此之后游戏版号的审批就一直处于暂停状态,国产与进口网络游戏版号累计发放的数字也一直停留在755件上。版号暂停也打乱一些游戏厂商的发展布局。中手游方面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公司原定于下半年要上线的产品,因为版号停发延期了,“《仙剑奇侠传》IP手游因为等待版号,已经错过了正式上线的最佳档期”。中泰证券研报表示,受游戏版号审核趋严的影响,后续游戏行业或存在内容供给不足的问题,并且受青少年防沉迷监管影响,游戏活跃度受限,关联游戏内消费倾向下降。应对:游戏出海热度激增在2018年版号停发之际,许多游戏厂商都将出海作为方向。如今版号再度暂停,游戏厂商也再次加大出海的力度与投入。今年11月份,在投资者在问及为何没有版号仍融资投入游戏领域时,富春股份则回复:公司目前游戏业务收入主要源于海外市场,受国内游戏版号政策影响较小。未来游戏行业整体市场仍存在较大的空间,公司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有利于增强公司持续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巩固和提升公司的市场地位。不过据观察,在没有相关政策约束的海外市场,有些心思“活络”的游戏研发团队借着“元宇宙”的概念,重新投入区块链游戏的怀抱,寄望于将农场类、宠物类游戏改成区块链游戏,通过炒作游戏代币或者游戏资源,组一个“击鼓传花”的骗局来赚快钱。《2021年移动游戏出海洞察报告》显示,自2018年至2021年中国出海移动游戏在海外移动游戏市场的份额稳步增长。在2021年,海外前2000名的游戏中,来自中国开发商的游戏占有率达到23.4%,位居全球第一。在游戏公司出海动因的分析上,易观分析师廖旭华认为,游戏公司主动出海和被动出海都有,是游戏公司在现阶段维持营运的重要方式之一。整体而言,出海是红海,因为对于绝大多数中国公司而言,出海最远就是到东南亚,很难走到日韩、欧美和中东,而东南亚一直都是中国公司的主要战场,面临的竞争压力甚至比国内还大。但是,对于敢于突破的公司而言,出海又是蓝海,因为无论是日韩的核心市场,还是欧美的新品类市场,甚至新兴市场,中国公司的运营能力都是远远领先于海外公司的,问题在于能不能研发出相应品质的产品,所以能看到很多头部大厂在这些市场的成绩非常好。出路:加速游戏精品化进程“虽然今年下半年版号审批暂停,但是版号的审核工作并未停止,后续管理部门仍将根据《网络出版服务管理规定》的具体要求进行产业监管”,有接近相关部门的业内人士向南都记者透露。“与2018年因国家机构改革而临时暂停版号发放事件不同,今年的版号停发属于管理单位加强监管的具体举措之一,”电通版权服务(广州)有限公司总经理唐亮表示,前者是因为不可抗力的因素所导致,后者是因为国内网络游戏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利于产业发展的苗头,特别是有较多数量的游戏企业未在期限内对接完成防沉迷实名认证系统,以及盗版侵权、违规运营游戏等现象时有发生。监管单位通过版号停发,让产业慢下来,梳理清楚之后再轻装上阵,这体现了当下管理者的魄力和整治游戏产业乱象的决心。值得注意的是,此前业内普遍认为,2018年的版号总量控制,促使游戏企业更加关注“精品游戏”。那么,此次游戏版号停发是否也会发生类似变化?对此,廖旭华表示,现在普遍的观点是审批部门在升级审批标准和流程,说明未来相关部门会对游戏在未成年人保护、内容健康和文化价值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游戏公司需要进一步加强内容质量。据了解,类似变化也有迹可循。今年4月1日,为进一步帮助游戏研运单位理解“精品网游”的标准,相关管理部门还专门发布了试运行的《游戏审查评分细致》,对网络游戏质量打磨、提升游戏品质提出了五大维度的审查方向和要点。唐亮分析到,本次游戏版号停发虽说不完全为提高“精品游戏”措施落地而定,但如此操作下也促使全国各级管理部门和游戏产业从业者进行“回头看”,对过往审核过的游戏品质进行梳理、加强学习,应该会对后续申报产品的品质带来一定的提升。“我觉得最重要的信号就是提醒游戏公司要以大局为重,只有坚持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的统一,才能持续发展”,在谈及游戏公司该如何面对类似挑战时,廖旭华认为,游戏公司最需要的是转变整个公司的思维,从立项开始做出改变,无论是做国内还是全球市场,都要靠产品、靠创意,而不要靠流量,靠换皮。对于大公司来说,吃流量资源、吃IP积累的惰性思维还是很严重的,当务之急还是要从管理上激发团队的创造力。风险:警惕版号灰黑产业值得一提的是,近期游戏版号买卖的黑灰产也值得警惕。早在2018年版号停发之后,南都记者曾调查发现,在相关社交平台或者二手交易市场存在“偷梁换柱”的生意,有许多“中介商”在兜售游戏版号,一个含有游戏版号、文网文等一些版权资料的斗地主游戏“马甲包”可以卖30万,“传奇”类游戏“马甲包”则高达50万。原游戏版号拥有方以运营权授权的形式将其游戏版权授权给买家,买家不能改游戏名称,但修改游戏内容就可以在应用市场重新上架。如今,有媒体报道,相关游戏版号的价格再度疯涨。以仙侠类游戏为例,永久授权的仙侠类版号价格在50万到70万之间,“传奇”类的更是天价,通常需要带名字、全渠道的游戏版号可达上百万。据了解,由于出版游戏的定期审查制度仍有一定的操作空间,让游戏版号买卖、套“马甲包”的行为十分猖獗。据唐亮介绍,游戏上架后,相关部门或者机构虽然会定期对游戏内容进行抽查,但“数量仍不能覆盖过往申报的所有游戏”。同时,在复查过程中,由于检查的外部审核人员得不到游戏的原始申报资料,并不能精准查出游戏是否偷换马甲包或者版本内容不符。“版号相当于游戏的‘身份证’,本质上属于一种行政许可不存在交易可能性,故版号买卖并不合法”,江苏剑桥颐华律师事务所律师、诺诚游戏法团队负责人朱骏超表示,购买版号运营游戏属于“套版号经营”,此类游戏一经发现便可能被定性为“无版号运营”,游戏服务器将遭到关闭,套版号游戏的充值、广告等经营所得将被没收,相关主体甚至可能要承担按经营所得5倍以上10倍以下罚款的行政责任。同时,套版号游戏在遭到换皮侵权时也难以获得有效保护,而原游戏的知识产权风险却将由套版号游戏一并继受。在游戏版号交易各方全责的划定上,朱骏超认为,在买卖过程中,买家的责任相对并不明显,其主要责任来源于后续对版号的使用行为。中介和卖家的责任则较大,作为版号的出卖方和协助出卖方,可能需要承担非法经营、侵犯著作权等民事、行政甚至刑事责任。在如何治理游戏版号买卖的黑灰产市场的问题上。朱骏超认为,首先,需要打击交易目的,加强游戏权属来源审核,让套版号游戏难以上线;其次,需要打击交易行为,对版号买卖行为进行必要的行政、甚至刑事处罚;最后,需要降低对该类交易的保护力度,削减版号交易黑市公信力。采写:南都记者 陈培均
本文出自快速备案,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