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在当前如此之热,真的是到了和谁都能聊几句的程度。上至中央的顶层设计,互联网已进入最高层视野,下至老百姓的日常购物、理财、出行,似乎也都已跟互联网密不可分。抛开高大上的顶层设计问题不说,媒体业最关注的或是微信和自媒体,而整个社会最关注的或是互联网金融。 关于微信和自媒体,写过一些,近期所谓的“封号”、“认证”等问题,似乎让业内关注和抱怨颇多,事实上,作为行业老兵,我认为对于事关政治和弘扬主流文化的“封号”行动,对微信来说应不得不为,整顿实属必然,痛下杀手方能长治久安;但“微信”的认证规则不透明、朝令夕改的诸多行为,体现出微信内部管理的某些混乱迹象,据听说微信把自媒体“认证”的职能是外包出去的,不知道微信是否会重视这一管理的乱象。 说说对互联网金融的几个热点事件的观察和思考。雷声过后,必有倾盆大雨。自从某“央视评论员”莫名其妙的发出“余额宝是吸血虫”的雷人论断之后,似乎互联网金融就被卷入了舆论旋窝的中心,热点事件频出,差不多都跟被周围的朋友戏称的“央妈”(即央行)有关。 先说说银监会在一周前公布的“民营银行”试点话题,腾讯和阿里巴巴均入选首批民营银行试点名单,虽然之前呼声颇高的苏宁和百度没有入选,但是,在众多的选手当中,能有两家互联网公司进入,已属不易。看不出银监会公布的民营银行试点名单,对互联网公司有任何“打压”之意。获得试点入场券的的腾讯和阿里巴巴,固然可以招兵买马,但估计开张营业的准备仍需时日,能看到的或是互联网两马之争格局进一步做实了;百度、苏宁等并不一定没有没有机会,既然有首批就应该会有第二批,只是时间问题而已吧。 让人有点犯嘀咕的是央行的两个动作。13日,央行紧急叫停了腾讯和阿里巴巴联合中信银行推出的“虚拟信用卡”以及二维码支付服务,似乎给互联网金融泼了一盆冷水;18日,央行又抛出《支付机构网络支付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拟要求个人支付账户转账单笔不超1000元、年累计不超1万元等诸多不可思议的规定,捆绑网络第三方支付机构手脚的意图十分明显。 央行的这两个行动,打压之意非常明显,让业界一片哗然。我注意到甚至有外媒都猜测,央行行动背后或有传统金融业游说的“功劳”,这也似乎正呼应了“央视评论员”那篇投石问路的评论。不过客观的说,央行这两个谨慎的“行动”,对互联网金融来说,还算不上致命打击。叫停虚拟信用卡,本身就是新事物,而且只是“暂停”;网络支付管理办法,也只是“征求意见稿”,讨价还价的空间应该不小的。这不,据21世纪经济报道的消息说,腾讯马化腾携高管团队亲自带队拜央行码头沟通去了嘛;估计阿里巴巴马云也不会闲着的。 央行的这种谨慎管理,从事关国家金融安全的大局来说,应该还算是可以理解的必然过程。实际上在过去中国互联网不少领域的管理上,不同有关部门都有过类似的行动。比如在网络游戏领域、视频领域、电商等,都曾经有过有关管理部门突然叫停或给行业带上紧箍咒的行为。按照当时的业内人士的分析,国家安全职责所系、部门利益、有关利益方的游说推动等,都可能成为这种行动的或明或暗的原因。 互联网金融领域里,各种力量的博弈,才刚刚开始。相信,这些风波,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不是坏事,而是好事。在技术创新和深化改革成为中国的主旋律的时候,开历史倒车的责任,恐怕谁都承担不起;互联网金融,在和传统管理体制的沟通中,必将获得更多的经验、理解,自然也能发展更健康。
本文出自快速备案,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
本文永久链接: https://kuaisubeian.cc/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