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号 网站(工程兵建筑第五十四师的光辉历史)

作者:陈怀文 军旅警营 关注军旅警营公众号阅读更多军旅美文文章来源:梁子故事我的老部队———工程兵建筑第五十四师是一支为我国“两弹一星”和国防特种工程建设做出过特殊贡献的英雄部队。五十四师对外代号曾先后变动过五次,依次为:7982部队(1961-1964),8342部队(1964-1975),88614部队(1975-1976),88640部队(1976-1980),88614部队(1980-1982)。这其中8342部队对外时间最长,竟达11年之久。由于8342和中央警卫团8341在排序上紧紧相随,加之其所担负的任务又都是处于国家高度保密状态。尤其是每年在征集新兵时又都是以“特种兵”身份出现,这就更增加了其在社会上神秘的色彩。先后归属五十四师管辖过的工程兵团队众多,主要有:101、103、107、109、123、124、125、126、131、183、253团等。这些团队因执行国防工程任务的需要,在不同时期的五十四师建制中时进时出,曾发生过多次变化。但五十四师最少均能保持有4–5个团队,兵员最多时竟达35000余人,这在国内外建军史上是极为罕见的。在归属过的这些团队中,101团(对外代号先后为8042、88701、88742部队)、103团(对外代号先后为7985、88702、88738部队)、123团(对外代号先后为7983、88712、88743部队)和125团(对外代号先后为8040、88713、88744部队)在五十四师的时间最长,123团又自始至终都归属于五十四师管辖。五十四师的所有团队为国为民均做出过不朽的贡献。五十四师的前身是1958年默默开进我国大西北戈壁深处、死亡之海罗布泊的十万大军7169部队。1961年,由于我国遭遇到严重自然灾害,部队供给在当地遇到了严重困难,中央军委便决定留下精干的主力队伍,组建工程兵建筑第五十四师,继续来完成“两弹一星”基地建设任务,其他部队都撤出重灾区。五十四师正式组建后,就担负起了统一组织指挥西北地区所有“两弹一星”工程部队的职能,直接归属军委工程兵领导。7169部队也随之于1962年被中央军委宣布撤销建制。从此五十四师这支新组建的神秘劲旅,便继续隐秘扎根在祖国大西北的戈壁沙滩和风雪高原,后又秘密移防到大西南的崇山峻岭中。一直“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子儿女”,常年风餐露宿,克服着常人难以想像的困难,不仅先后参加完成了我国现在已经解密、直接关系到国家前途和命运的甘肃酒泉导弹卫星发射基地、新疆马兰核武器试验基地、青海221核武器研制基地、四川绵阳梓潼“两弹城”、重庆涪陵816地下核工厂等浩大工程的建设。而且,还奉命完成了不少现还不能解密的特种工程建设任务。后来由于国际形势的缓和、国家战略部署的调整及“两弹一星”主要工程任务的基本完成,1982年中央军委宣布撤销五十四师建制。五十四师虽然只存在了短短21年,但却功勋卓著,为我国“两弹一星”伟业立下了汗马功劳。所以,毛泽东主席在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后的1965年全军新春联欢晚会上,在人民大会接见众多参加联欢的解放军高级将领时,就首先走到了军委工程兵司令员陈士榘上将面前。一手紧握着陈将军的手,另一只手指向国防科工委张爱萍将军笑着说:“祝贺你们(指工程兵)立了功,他们(指国防科工委)出了名,你们做窝(建成两弹基地),他们下蛋(成功地爆炸原子弹),我们中国人说话开始算数了!你们都立了大功”!这不仅是毛泽东主席对整个工程兵部队的赞誉,更是他老人家对长期奋战在“做窝”第一线五十四师广大基层官兵的褒奖。在由军委工程兵五十四师参加建设的“两弹一星”基地热土上,我国成功地进行了一次次原子弹、氢弹、人造地球卫星和导弹核武器试验。瞬间的辉煌铸造了共和国的和平盾牌,也为社会主义中国成为有重要影响的世界大国争得了地位,更为饱受外国列强屈辱的炎黄子孙赢得了自尊和荣誉。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让中华民族挺起脊梁的这一段奋斗史,同时我们也应该为曾在五十四师部队服役,当年能亲身参加“两弹一星”工程建设感到幸运和自豪!五十四师组建21年来,参加过“两弹一星”“做窝”建设,现已解密并能够对外公开的部分重大工程有:国防科工委第20训练基地(即导弹卫星发射基地,代号0029工程。现对外开放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又称东风航天城)。五十四师所属团队103、107、109、123、125、126团均先后参加过20基地的“做窝”建设。该基地从1958年开建以来,已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创造了多个第一:1960年11月5日成功发射了我国制造的第一枚地地导弹;1966年10月27日第一次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升空;1975年11月26日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1980年5月18日第一枚远程弹道导弹飞向太平洋预定领空;1981年9月20日第一次用一枚火箭将三颗卫星送上太空。我国在20基地已成功发射21颗科学实验卫星,其中8颗可收回卫星成功率达100%;这里还成功发射了81颗卫星、10艘神舟飞船、2艘天宫空间实验室,这里相继将10位航天员安全顺利送往太空……国防科工委第21基地(即马兰核武器试验基地,代号0673工程)。我们五十四师所属103、109、123、124团均参加了21基地、即马兰罗布泊核基地的“做窝”建设。该基地初步建成后,五十四师奉命撤离。但124团却被基地点名留了下来,一直奋战在核武器地下试验第一线,为人民又立了新功。该基地建成后,已成功地进行了数十次原子弹、氢弹、导弹核武器等试验,均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的第一枚氢弹试验成功;1969年9月23日我国的第一次地下核试验爆炸成功……所有这些都为我国成为有重要影响的世界大国奠定了基础。五十四师所属101、103、109、125团均参加过22基地和221厂(即青海海晏核武器研制基地,现对外开放为中国原子城)的“做窝”建设。其中,221厂该基地现已退役。新的22基地107团去参加了建设。在青海海晏的“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纪念碑上永久铭刻着:“1964年10月16日我国爆炸成功的第一颗原子弹在这里研制出厂;1966年10月27日我国首次“两弹结合”试验成功的原子弹在这里研制出厂;1967年6月17日我国爆炸成功的第一颗氢弹在这里研制出厂。我国第一代核武器主要在这里研制,并实现武器化批量生产,装备部队;我国第一个型号核武器在这里退役处理;这里是“两弹一星精神孕育、形成基地之一……”四川绵阳梓潼902基地(现对外开放为中国“两弹城”)是在三线建设时期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内迁工程,五十四师123团和125团均参加了该工程的“做窝”建设。该基地建成后,邓稼先、功勋王淦昌、于敏等16位院士曾来此地工作,组织完成了核弹武器化的重要使命,并在核武器技术研究上取得了巨大突破和进展……重庆816地下核工程位于重庆市涪陵区白涛镇的金子山体内,是三线建设时期的典型代表性工程,也是五十四师汇集全师兵力独立完成的一个国防战备精品工程。由于该工程的洞体设计和施工建设,代表了国家当时建筑设计和工程建设的最高水平,所以在1978年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上曾荣获集体大奖。101团、123团、125团、103团及师直分队均参加了该工程的建设。经专家考证,816工程“是世界上已知最大的人工洞体,全球解密的最大核军事工程”,也是国家首批公布的重点保护工业遗产;国家三线建设老领导对816工程,及当年的建设者都给予了很高评价,称赞“伟大的816工程是五十四师永远的英雄纪念碑!”我国正是由于有了以上这些宏大的基础工程,才研制出了自己的原子弹、氢弹、核导弹和人造卫星,中国人民才能扬眉吐气,挺直腰杆,不再受外国敌对势力的欺负。虽然其中个别工程由于多种原因最终没能正式投入使用,如816地下核工程,但这个“天下第一人工洞”当时为强国而建,后又为和平而停,它和在“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那个年代里所建设起来的许多有备无患工程一样,本身就具有极强的国防威慑力。我国正是由于有这些工程的存在,才换来几十年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才有了我们今天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也才有了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和今天的幸福生活。虽然,我们的老部队当年为国为民也“立了大功”。但由于当时特殊的时代背景和严格的保密制度,其光辉历史却没能留下任何影像资料和文字记载,也不让对外宣传。只是在每个重大工程完工后能留下一座烈士陵园供后人瞻仰。在每个五十四师退伍老兵的档案里能装进一纸《知密鉴定》,要求地方政府“加强教育”,让他们“做到守口如瓶,保密终身”。对此,我们的工程兵司令员陈士榘上将惦记在心,一直念念不忘。在他1995年临终离世前,仍还在内疚痛心地说:“在当代人的心目中,只知道从事两弹研制的科学家和试验发射部队,而从未听说那个代号为7169的特种工程部队也为我国的两弹事业做出了不朽的贡献”。为能弥补老将军的这一遗憾,2017年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过开机仪式,由国家多部门积极支持拍摄的电影片《绝密工程》,在经过一年多来的紧张拍摄后,现已进入后期制作阶段,不日就可同观众见面。这部电影定会对当年艰苦“做窝”的特种工程兵大军唱响一曲赞歌。工程兵马苏政副司令员在他《八十回眸》一书中也专门写到了五十四师:“尽管这个部队已经撤销,但这个部队的千万指战员遍及全国,应该让人们知道他们当年为‘两弹一星’工程曾流过血,流过汗,贡献过青春年华。虽然他们现在大部分也退休了,正在安度晚年。但把他们艰苦奋斗的业绩告诉他们的后代子孙,是使他们心安理得的应有荣誉”。两位老首长的遗言情真意切,说出了特种工程兵部队老兵们的现状和心声。近几年来,我到全国各地也走访过不少当年的老首长和老战友,发现这些毛泽东时代的老兵都有一个共同心愿,那就是:历史不要忘记一直甘当无名英雄的五十四师!社会不要忘记让中华民族挺起脊梁骨的那一代人!随着国际形势的缓和及我国国力的逐步增强,五十四师所承建的工程不少已经完成其历史使命,开始解密并对外开放了。这样五十四师的历史功绩就能够对外讲了,也应该进行宣传了,这无论是对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教育后人都是十分有益的,对于当年的老兵们来说也是一种应得的荣誉和安慰。可不幸的是老部队在1982年就已经被撤销,其上级兵种部机关也在部队整编中逐渐降格,直到最后也被宣布撒销。现在已没有一个正规组织能来做这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了。为使老首长的遗言和战友们心愿得以实现,我还曾到老部队的原上级机关询问过,一心想寻找到撒销部队的历史资料进行自我宣传,结果得到的答复是:资料查看毫无希望,若想抢救撤销部队的史料,只能是自力更生,以老兵回忆录的形式来进行抢救性整理。为不让老首长的遗言和战友们心愿落空,我作为五十四师的一个忠诚老兵和志愿者,作为五十四师战友联谊会推卸不掉的会长(在我没有参会的情况下被推选为会长,因90岁老母亲需陪护尽孝,我曾多次提出辞职而首长和战友们不答应)。近几年来,在我个人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尽绵薄之力,已做了如下一些争取和努力。一是通过各种座谈会场合,在多种报刊杂志和在中央电视台、上海电视台、凤凰卫视等新闻媒体上做专题访谈,对老部队的历史功绩尽力做了宣传。二是动员老兵们都来参予抢救老部队的光辉历史。在2013年3月4日西安召开的五十四师第三次全国战友联谊会上,我曾做了“献爱心,为五十四师再办点事”的主题发言。在这个发言中我就号召大家都来纂写回忆录,并做出了编纂出版《特种工程兵五十四师历史回忆录》丛书的计划。三是为使编纂出版计划更好地得到落实,特邀请出了德高望重、现均享受正军职待遇、五十四师联谊会高级顾问王太元和杨文礼。让两位有爱心的老领导挂帅组建了丛书编委会,几年来已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四是2013年11月联谊会派出代表前往北京,就编纂史书之事专程到当时的兵种部机关汇报,取得了有关领导的理解和支持;五是当建峰集团2015年2月邀请我去参加816景区升级提档座谈会时,我便乘机提出了增加参会人员的要求,建议让编委会王太元、杨文礼及联谊会其他代表也一同前往。在白涛座谈会结束后又争取到建峰集团的资助,先后到了五十四师老兵比较集中的重庆、南京和武汉,开始走访老领导,召开老兵座谈会,正式展开了老部队史料的收集工作;六是2013年11月我正式起草了《征稿启事》,虽然由于资金不落实直到2017年6月才正式发出去。但征稿等工作却一直没有停步,除联谊会组织老兵自愿者自掏腰包,多次走访大西北和大西南老部队的“两弹一星”工程故地外,编委会主要成员还分头向当年的老领导老同志们进行重点采访和约稿,现已收集到不少有价值的回忆录稿件。七是为抢救老部队的光辉历史,各地战友联谊会也都行动了起来,积极开展工作,如贵州、陕西等省联谊会已分别自费出版了《梦回硝烟》、《梦萦T125》等回忆录书籍,受到了战友们的欢迎。为能尽快向世人展示五十四师21年的光辉历史,为不失去2017年《大三线》在白涛首咉时宣传老部队的极好机会,在联谊会为筹集出版经费一次次走入困境的情况下,我不得不改变思路,将自己所掌握的大量史料汇编成《难忘的8342特种兵岁月》一书,先抛砖引玉自费予以出版,以解燃眉之急。对此,五十四师后起之秀顾义冠将军,和国家三线建设办公室王春才老主任积极予以支持,他俩都为该书亲笔写出了很好的序言。《大三线》总导演刘洪浩看了书稿后也深受感动,立即以节目导视的结构方式归纳出了一段精彩文字:“一支神密部队,一群无名英雄;一个个惊世工程,一颗颗赤子之心!”刘导还表态:他将以《难忘的8342特种兵岁月》一书为蓝本,为五十四师筹划拍摄一部专题片。八是紧紧抓住816工程解密,开放旅游之良机,我连续十次重返白涛,不厌其烦地向建峰集团提出建议:第一,816核洞这么得天独厚、世界罕见的旅游资源,不能仅仅停留在原生态开放,还应该配套建立“三线建设博物馆”或“陈列室”。通过布展把当年修建816工程的时代背景和重要意义交代清楚,将当年建设部队“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浩然正气展现出来,816景区只有打造成国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才有历史和现实意义。为支持博物馆建设,在2010年4月我就曾带领山西的8个老兵到重庆,给建峰集团捐献出了不少当年的施工和生活用品。第二、当年为了实现强国梦,五十四师奉命秘密修建地下核工程,昼夜不停息,连续奋战八年,前后共有六万多官兵投入了建设,他们革命加拼命,苦干加巧干,曾做出了巨大牺牲。由于当时高度保密的缘故,没能留下任何资料记载,一直甘当无名英雄,现在工程既然解密了,就应大力宣传人民子弟兵的历史功绩,为一直甘当无名英雄的五十四师修纪念碑,建功勋墙,以此来表达对当年艰苦创业者的敬重,这无论是对牺牲烈士,还是对现已花甲、耄耋之年的老兵来说都是一种纪念和安慰。九是以上建议争取到答复后,立即组织了为功勋墙收集816功臣老兵名单。我的建议是在2015年2月13日得到正式答复的,当时建峰集团的蒋经理在电话中对我说:“感谢你多年来对816工程的关心!我们领导感到你提出的建议很好,表示很支持很感谢!并邀请你近期来参加816景区升级提档座谈会。” 我接到电话后自然非常高兴,因为多年来的奔走终于有了结果,但我更清楚,为功勋墙收集当年的老兵名单并非易事,因为五十四师离开白涛已经40多年,部队撤销也已经33年。当时没有留下任何资料记载,老兵们又都散落在全国各地,难以联系,但现在又机不可失,于是我便趁热打铁,于2月16日就起草发出了《关于拟收集五十四师在816工程期间指战员花名、物品、故事并征求意见的通知》。并针对老兵们普遍都不会上网,信息比较闭塞的实际,立即利用电话、通信、网络等各种联络手段,联系各地所认识的战友,动员他们也都来献爱心,帮助宣传发动、传递信息,组织本地老兵们进行名单申报。在老兵名单的收集过程中,根据各地反映出的问题,我又四次补发通知,推广各地好的做法和经验,表扬涌现出的好人好事。为解决城市老兵帮助农村老兵统一填报问题,我还专程到安徽省砀山县进行了走访协调。为向历史负责,保证申报人员身份真实准确,除对申报表格填写内容做了精心设计,便于审核汇总外,还对各地申报来的老兵名单在网上连续七次进行了集中公示。经过两年多来的努力,终于为816地下核工程景区功勋墙收集到第一批五十四师“两弹一星”功臣老兵名单20240人。十是为保证816博物馆筹建,在收集816功臣老兵名单的同时,我还动员各地老兵捐献当年使用过的物品,进行摸底登记,督促邮寄,协助建峰集团开展了816工程老物件的征集活动。通过两年多来的努力,现在已收集到不少当年的珍贵物品。由于博物馆在短期内还不能开建,建峰集团将所收集到的这些老物件已先行分别展示在了集团的企业文化室和816洞体中“永远的工程兵”展柜长廊,以当年的实物来有效地见证当年的历史。十一是为满足战友们的老年怀旧心理需求,联系有爱心有能力的战友集资建起了五十四师战友联谊网站,为老兵们相互联络搭建起了现代化的交流平台。网站建成后,五十四师老兵QQ群、微信群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大大丰富了老兵们的晚年生活。十二是走访看望了部分农村老战友,对他们的实际生活困难向当地政府做了如实反映,并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争取工作。十三是通过墓碑拍照、上门走访核实和网上补充收集等途径,整理出了816工程烈士名单。十四是通过现场宣讲和主动争取,促使大型文献纪录片《大三线》摄制组对816工程当年修建的历史背景、重大意义和文化价值有了更深刻全面的认知,终于将816工程作为又一个重点进行了《大三线》收尾拍摄。这就使当年816工程的建设者——工程兵五十四师这个撤销建制已经35年之久的部队番号,有史以来第一次被媒体公开,在央视国际频道“国家记忆”栏目得到扬名,使当年的无名英雄也从此有了名,体现了祖国和人民是不会忘记这支功勋部队的。2017年9月9日在重庆白涛举行了大型文献纪录片《大三线》首映,经我提议,工程兵司令员陈士榘上将的孩子陈人康也应邀从北京赶来参加。在首映仪式前,我向司令员后辈详细介绍了当年五十四师官兵“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克服各种艰难险阻,保证816工程施工进度和质量的有关情况,并陪同他到816烈士陵园扫墓,让其代表老父亲祭奠了牺牲在816工程中的五十四师官兵。《大三线》总顾问、原国家三线建设办公室王春才主任,通过在816工程工地现场听取五十四师老兵们的回忆讲述,对这支无名英雄部队产生了深深的敬意。他除为反映五十四师光辉历史《难忘的8342特种兵岁月》一书亲笔写出了长篇序言外,还挥毫拨墨留下墨宝:“伟大的八一六工程是五十四师永远的英雄纪念碑”,充分体现了地方老领导对五十四师这支功勋部队的厚爱!五十四师老兵们知恩图报,为感谢地方老领导对人民子弟兵的关爱,山西老兵在2018年春节期间还专程到成都给王春才老主任拜年。他们沿用当年毛泽东时代纯朴的致谢方式,给王老赠送了一面锦旗,上写:“老骥壮心著国史,情系三线核工程”,表达了当年老兵们的由衷感激之情!对为宣传五十四师历史功绩同样付出心血的《大三线》总导演刘洪浩,山西老兵也一样上门致谢,赠送锦旗上书写:“弘扬光辉三线史,不忘特种工程兵”。对于五十四师老兵们长途跋涉前来致谢的这种真诚朴实之举,王老和刘导也受到感动。想不到给王老拜年所赠送锦旗上的两句话(锦旗的文字内容曾征求过部分战友的意见,原征求稿是“老骥尽忠著国史,情系三线核工程”),竟引起了五十四师老兵们的强烈共鸣!2018年春节,陕西省兴平市五十四师老兵的家门上,都不约而同地贴出了相同文字内容的春联:“老骥尽忠著国史,情系三线核工程”,只不过春联的横眉各有不同,诸如“两弹一星”,“五十四师”,“欢渡春节”等。兴平市的五十四师老兵们在2018年春节期间互相走访和团拜时,还纷纷要聚在书写有“老骥尽忠著国史,情系三线核工程”春联前合影,并还都想在胸前手持一本《难忘的8342特种兵岁月》书来做留念,充分表达了暮年老兵们强烈的怀旧军旅情结。王春才老主任在我和郭茂生前去给他拜年时一再说,他1968年就曾到过816工地。当时就接触过汇报工作的姚师长,还亲眼看到过五十四师官兵是如何在艰苦条件下施工作业的,当时就给他留下极深极好的印象:五十四师作风过硬,不愧是一支英雄部队。这几年他通过《大三线》拍摄对老兵的接触和对《难忘的8342特种兵岁月》一书的研读,对五十四师这支部队又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说祖国和人民是绝不会忘记这支功勋部队的!王老在2018年八一前夕还又向五十四师老兵慰问并题词:“五十四师官兵也为祖国三线建设立了大功,人们铭记在心,永载史册!”充分表达了一个三线建设老领导对人民子弟兵的尊崇和厚爱,暮年老兵们对王老这种不忘初心,勇于负责的可贵精神也由衷表示感谢!2018年1月29日,816地下核工程已和五十四师曾经建设过的甘肃酒泉卫星发射基地、青海221核武器研制基地、甘肃玉门地窝铺404核工厂一起,都被列入了中国第一批工业遗产名录。816工程开始为强国而建,后又为和平而停。现作为爱国主义旅游教育基地对外开放,更彰显出我国坚持和平与发展的信心和力量。816工程作为历史遗产,其建筑与设计体现了当时国家的最高科技水平;其建设过程体现了在国家受到威胁时中华儿女挺身而出,勇于奉献,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其秘密兴建与奉命停建的17年,正好反映了三线建设的这段历史,可谓是三线建设“活”的历史教科书。816工程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产物,是我国三线建设时期的典型代表性工程。所以如今各大新闻媒体宣传816,已不仅仅是指一个物质遗产核军工洞。它实际上已成为了一个历史名词,一种民族精神,一段共和国记忆和一代人的青春奉献,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弘扬爱国主义正能量,展示中华民族精气神!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无情的岁月不饶人!当年年轻英俊的小伙如今都已成了白发苍苍的老头!五十四师的官兵现在都已进入了暮年,当年的师团老首长绝大多数已经离世。所以抢救五十四师光辉历史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五十四师的历任师长,现除南京93岁的刘健芝老师长还健在外,其他都已过世。五十四师的历任政委都已经过世。五十四师的历任副师长们,现除在北京的王正田和马尽忠副师长尚健在外,其他也都过世。五十四师的历任副政委们,只知在北京居住的熊国宝副政委尚健在。五十四师的历任参谋长和副参谋长们据了解也均已过世。五十四师的历任政治部主任,除现在西安居住的刘庆祥和张俊英主任,副主任宋晓青在老家沈阳,吳再香副主任据说也健在外,其他都已作古。五十四师在完成其光荣历史使命后,1982年就已被中央军委宣布撤销建制。五十四师的老兵们复员转业到全国各地后,继承和发扬老部队的光荣传统,为人民又立新功,受到了普遍赞扬。老部队虽然不存在了,但部队的宝贵精神遗产,即在长期艰苦环境中所培养、凝聚起来的那种“忠于祖国、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知难而进,苦干巧干、无私奉献”的革命加拼命精神、也即五十四师精神却一直被老兵们传承和发扬着。五十四撒销后,在原五十四师机关人员和部队营房的基础上,又重新组建了武警技术学院,后改为武警工程大学。正如顾义冠将军在为《难忘的8342特种兵岁月》一书所写的序言中所说:“现在西安三桥的五十四师老营盘上,仍然是国旗飘扬,军歌嘹亮,五十四师的血脉仍还在流淌。虽然五十四师建制已经不存在了,但只要有五十四师老兵在,老部队的军魂和宝贵精神就可得到传承。让我们继续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北京卫视对五十四师所建的三线建设代表性工程——816地下核工程的报道本篇的文字内容来自《难忘的8342特种兵岁月》一书中的自序部分:“为了老首长遗言和战友们心愿”。 作者谨以此书献给曾经为我国“两弹一星”和国防特种工程建设长期欲血奋战,无私奉献,被毛泽东主席称赞“立了大功”,仍一直甘当无名英雄的原中央军委特种工程兵五十四师老首长老战友们!献给热心关注伟大祖国艰苦创业奋斗史的青年同志们!向“两弹一星”工程老部队五十四师老兵致敬!

本文出自快速备案,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

本文永久链接: https://kuaisubeian.cc/45632.html

kuaisube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