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玄派网的网站(数据库一键生成的网络小说)

导语:抄袭?侵权?打官司?维护版权的新闻在今天的写作界屡见不鲜。近日,从翟天临到知网这一连串的瓜,掀起了全网对于写作抄袭、版权问题的讨论;而伴随着“写作辅助软件”的广泛应用这个问题愈演愈烈,比如在网络文学领域,《锦绣未央》就曾被指控294章中有285章存在抄袭。那么,是时候反思一下“版权”概念的资本主义基因了,也是时候了解一下“数据库写作”了。关于写作辅助软件一本号称“世界首部字数超亿的小说”《宇宙巨校闪级生》是这样开头的:“一切没有精密界定的真理都会变成谎言,所有经过合理设定的谎言都能变成真理”。想象成一部机器写作的manifesto(宣言),足够振聋发聩了。而这本小说却包含111部,1111卷,字数超过一亿七千万。其特殊之处正是在于:它是通过Visual Basic的编程在37个小时之内自动写作而成的。在此我引用一小段以便了解本书的基本风格:动物巨校府士级创意表演考场的实习场地——闪排骨小溪就在前面。喷薄而出、光芒四射的闪排骨平川极似一个勤劳的农夫。极目远方,在闪排骨平川的南方,隐蔽着若有若无的非常像鸡笼模样的碳黑色的闪烁争辉的海港,凝目看去,那里的风光非常像宁静的蚂蚱,那里的风貌真的很神妙,一定会有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鸡笼模样”的海港,以及“宁静的蚂蚱”都是极其漂亮的短语!如果说《宇宙巨校闪级生》代表一种通过编程语言写出的电子数据库作品,那么在一定意义上它仍是一种实验。其实在英语文学的语境中,通过软件自动生成的写作形式,通常被称为generative literature,是一种实验电子写作。但是,这种数据库写作在中国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实验,而是广泛应用在了网络文学写作中,成为了“我们每日的面饼”。例如《锦绣未央》原小说被指控抄袭超过两百部作品,其被怀疑应用了数据库写作模式。《锦绣未央》是根据发布于潇湘书院的网络小说《庶女有毒》所改编,这部294章的小说被指控其中285章都有抄袭行为,包括著名武侠小说作家温瑞安也参与到了对于这次抄袭案的维权队伍中。根据网络小说改编的电视剧《锦绣未央》腾讯娱乐一篇关于《锦绣未央》的专稿《独家揭秘网文写作神器》中,提及了另一外网络作家,也是维权队伍的成员之一在青的发言,她认为《庶女有毒》的抄袭面如此之广,包括了晋江红袖等网络文学网站,甚至还包括天涯情感帖、豆瓣影评,很大可能是借用了一种写作辅助软件。而有知情人爆料,这种号称让人一天写作三万字的软件一度在网文写作圈极其盛行。通过对于主题、角色、情节进行标签化的设定,软件能够在按键之下生成一部上千字的小说大纲。几种分类法一个名为“玄派”的网站(http://www.xuanpai.com/)自称为“网络小说创作辅助平台”,在这里也可以看到有趣的事情发生。一个为玄幻小说作家服务的生成器,可以随机生成“古怪的魔物素材”,比如:开心的白龙的舌头富有少女心的洞穴蜘蛛的知识老年水精灵的脓包疯狂诅咒木偶的齿轮无法思考的凤凰是不是很不可思议?这个不可思议的清单却和博尔赫斯的动物分类有点相似。在博尔赫斯虚构的《天朝仁学广览》中的中国动物分类学里,动物被分为(1)属皇帝所有的(2)散发香气的动物(3)驯良的(4)乳猪的(5) 美人鱼……博尔赫斯虚构的《天朝仁学广览》。图片来源:豆瓣读书福柯在《词与物》中认为,这个看似混乱、荒谬,却又古典而梦幻的分类法事实上却是现代的,通过一个与西方的百科全书式的分类法迥异的动物分类,它展向于一个西方所迷恋的特殊中国的异托邦的词汇和疆域。而在博尔赫斯的写作和“古怪的魔物素材”等软件写作的对照中展现了我们发现的一种新的分类的逻辑,它来源于随机却又发展出了一种高度同质化的重复性的特征。“随机”是相对于西方科学来说的,以上两种分类法与西方科学确立的完全不同,看上去没有“规律”;同质化是因为这两种分类法都呈现出异托邦的风格,把看似不可能的语汇组织在一起。如果说现代所确立的科学的分类逻辑是和印刷技术息息相关的,那么上面这一分类法却是基于数据库和编程语言式的书写和阅读所实现的。正如Ursula Heise所指出的那样,在数据库这里,一种“来自于启蒙时代的、试图建立整个已知的世界清单的百科全书式的、向心的冲动”(应有尽有的信息、扩充的语汇疆界)和另一种“试图通过在不同数据站点移动来再现这个世界的超链接式的、离心的互联网架构”(无“规律性”的组织法和分类法)相结合,互相运作——这意味着数据库、或者数据库的写作并非全然脱离于这种科学的百科全书式的分类法。数据库如何写作?另一个生成器展示了这种数据库式的写作如何完成。在“玄派外貌描写生成器”中,我们看到了下图中的原句式,点击“确认生成”之后,出现了十条按照原句式出现的类似的句子——每个句子都极度相似,却并不一致。原句来源于金庸在《飞狐外传》中对袁紫衣的描绘,“穿紫衣,身材苗条,正是途中所遇那个骑白马的女子,只见她一张瓜子脸,双眉修长,肤色虽然微黑,却掩不了姿形秀丽,容光照人”。金庸笔下的袁紫衣的历代影视剧形象而这个句子中,可以看到各种包括颜色、衣服、身材、面容等在内的元素被分解,又结合来自于其他句子中的元素,被再次组合为新的句子。事实上,这一外貌描写数据库,正是依赖于前人的作品中大量的关于古代女性的描绘而生成的。这种各种元素的组合形式看起来正是类似于日本学者东浩纪所言的御宅系的萌元素数据库。东浩纪研究了中国网络小说以及更广泛的次文化,形成了代表作《动物化的后现代》。书中,他认为通过“猫耳”、“女仆装”、“铃铛”等元素组合而成的角色不过是一种后现代式的拟象,它象征了现代小说传统中的宏大叙事的消失。“从诞生的瞬间,该角色的萌要素立刻被分解、被分类、记录于数据库中。如果没有合适的分类,数据库则再增加新的要素或者类别。在此情况下,‘原创人物’的原创性也只能以拟象的形态存在”。东浩纪认为对于萌的角色的消费事实上导向了一种对于御宅族文化整体的“动物式”的消费,这种消费不是为了追逐意义,而仅仅是满足一种“动物性的需求”。《动物的后现代》认为数据库是一种大型的非叙事,御宅系人物是生成于同一个数据库的小型叙事,小型叙事为拟象,数据库也是以近乎拟象的状态存在。东浩纪认为,现代的宏大叙事是一种树状的模式,表层的世界和深层的世界结构(意义)之间是存在反映的关系的,而在数据库模式这里正好相反,小型叙事和大型非叙事之间不存在连接。小型叙事既是来源于数据库的,所以对于人物和作品的消费才能够成为一种数据库式的消费,而与数据库又是不存在联系的,所以才会出现后现代的人类,后现代的人类,他们“已经无法经由社交性来满足对于‘意义’的渴望,反而将意义减少到一种动物性的需求而在孤独中得以实现。小型叙事和大型非叙事之间不再具有联系;整个世界以物质的形式随波逐流,不再给予生命以意义。”数据库的叙事性难道真如东浩纪所说吗?东浩纪图片来源:搜狐在对使用数据库和编程语言写作的网络小说中能看到,数据库的来源正是东浩纪所言及的业已凋零的现代小说,它们可能来自金庸,张爱玲,也许鸳鸯蝴蝶小说等零零种种。此前的浩如烟海的小说正是今日的写作数据库的信息来源。甚至可以说,数据库的概念本身就是叙事性的, 在对于各种表格和联接表的生成中,在对于分类法的建立中,在“外貌”、“头发颜色”、“身材”、“五官”的分类中,在通过联结表将人物和各种元素分类的固定过程中,数据库已经成为叙事。同样的,而从叙事小说的起源开始,它就可能给是数据库式的。数据库并不脱离前人作品存在,也并不脱离编程语言而存在,在当下的网络写作中,句式的生成、故事的整编,也不能真正离开作为人的“作者”的在场。而对于这些数据库写作的批评,更有意义的方向可能是对于一种同质性的逻辑的反思——为什么我们倾向于最终生产出那些高度重复性的作品?如何保证数据库的扩充、更新、甚至颠覆?而对于依靠编程语言和数据库而生成的网络作品来讲,可能同样重要的是它如何使得我们去重新思考文学作品的生产与消费,毕竟消费本身内在于生产与再生产之中,同人创作等形式的滥觞也在很大程度上展现了“消费即生产”这一在御宅文化研究中被不断确认的观点。甚至在通过对于“作家”和“版权”等概念的历史化考察之中可能看到,对于作家作为作品灵感和原创性的源头这一浪漫化的想象,也与自由主义产权概念的产生不可分割。尽管在这里本文的目的并不是为每一种“抄袭”和“侵权”行为辩护——我们仍然处于特定的社会化生产历史之中。本文及封面图首发于一颗土逗,转载请联系土逗获得内容授权。作者:吴航编辑:水坑路美编:太子豹

本文出自快速备案,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

本文永久链接: https://kuaisubeian.cc/43200.html

kuaisube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