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卫视官方网站(北京卫视重磅播出)

近期,北京外国语大学思政工作专题片在北京卫视《北京您早》栏目播出。该专题片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委教工委、北京电视台和北外联合摄制,共分为4集。北外采用多种形式推进思政教育工作,成效卓著,更于近日荣获"第六届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奖"一等奖。本期推送,一起去看北外为推进思政教育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怎样的成效。专题片1:共和国外交官的摇篮,培养中国情怀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北京外国语大学始终秉承传统,追求卓越,精益求精,促进学校平稳较快发展,这利于培养国家急需、富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思辨能力和跨文化能力的复合型、复语型、高层次、国际化人才。2019年9月29日上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北京外国语大学104岁加拿大籍老专家伊莎白教授荣获"友谊勋章"。颁奖词这样写道:伊莎白•柯鲁克,新中国英语教学的拓荒者,为我国培养了大量外语人才,为中国教育事业和对外友好交流,促进中国与加拿大民间友好做出杰出贡献。伊莎白教授与北外的情缘起于上世纪40年代。1948年夏,新中国成立前夕,伊莎白和丈夫大卫·柯鲁克应中国共产党邀请,来到石家庄西部南海山村的外事学校任教,即今日的北京外国语大学前身,从此,伊莎白开始了在新中国英语教学园地70多年的开垦与耕耘。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像伊莎白一样潜心教学、致力于我国外语人才培养的教师还有很多。随着教师队伍的日益壮大,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外语专业也在不断增强,创建之初只有俄语专业,现在北外已经获批开设了101种外国语言,覆盖与中国建交国家的官方语言,其中,欧洲语种群和亚非语种群是目前我国覆盖面最大的非通用语建设基地,也是教育部第一批特色专业建设点。北京外国语大学欧洲语言文化学院意大利语专业教师李婧敬表示,北外老师教授给学生的不只是语言本身,更是胸怀世界的一种眼界、一种胸襟、以及一种共促交流、共促和谐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北京外国语大学泰语专业教师田霖也表示,希望能培养既具有语言技能,又在学科方面有自己的专长的高端的复合型的人才。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中国情怀的复合型、复语型高端人才,是外语学科肩负的重任。"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成为当下外语学科教育的重要关切之一,为此,北京外国语大学以院系建设为抓手,强化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最大限度地释放课程育人在二级学院人才培养中的辐射效应。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副院长张莲强调了课程思政(专业思政)的重要性,她认为这会有助于理解学校立德树人的主题,理解"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在长期办学历程中,北京外国语大学紧密结合国家战略发展需要,形成了"外、特、精、通"的办学理念和"兼容并蓄、博学笃行"的校训精神,成为培养外交、翻译、教育、经贸、新闻、法律、金融等涉外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一批批从北外走出的毕业生,怀揣着中国情怀、国际视野,成为成为精英翘楚、社会栋梁。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外国语大学毕业的校友中,先后出任驻外大使的就有400多人,出任参赞2000余人,学校因此赢得了"共和国外交官摇篮"的美誉。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王定华表示:"我们特别注重学生要了解国际事务、注重国际变化,培养多方面的素质,以便将来在国际化的竞争中,代表我们国家来参与竞争、来发挥更大的作用。"专题片2:让世界了解中国在2019年国庆前推出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当中,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外研社出版的《中华思想文化术语》就在本次成就展上展出,这是北外人和上百位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集体智慧,将中国人话语体系与核心价值观在国内外进行广泛传播。《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系列图书是国家重大项目"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的核心出版成果。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秘书处工作人员刘旭璐表示:"全面系统地梳理中华思想文化术语而成立一个工程,这在我们国家是尚属首次的,如何用300个字左右的篇幅,就把一个术语的核心含意能够给它清晰完整地表述出来,这对于我们的专家团队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学术难点,因为这些专家们很容易就可以写一篇洋洋洒洒几万字的论文,但是要浓缩在两三百个字当中,去把术语的含义说清楚,确实是非常不容易的。"由上百位专家组成的多个团队,经过5年多的协同努力,术语工程先后梳理了700条术语,以中英对照形式出版了《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系列图书1~7辑,截至2019年底,成功翻译成26种语言,以及出版多种衍生图书,如英文版《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研究丛书、《中医文化关键词》《敦煌文化关键词》,儿童绘本《看不懂的中国词》等,这一系列图书,还在"伟大历程、辉煌成就——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进行展出。刘旭璐认为,术语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向世界传播中华文明的关键,是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支点。除了通过出版书籍传播中华文化,北外的留学生也是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文化使者,来自匈牙利的留学生森格格目前是北京外国语大学研究生,因为对中国文化非常感兴趣,两年前来到北外学习。森格格表示,中国的发展非常快,国际舞台上越来越受到关注,在国际组织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所以很需要会说中文和了解中国的文化的外国人。在北外,森格格与来自其他国家的留学生们一起学习知识,教室里常常会出现15个或20个国家的学生同堂上课的景象。北京外国语大学是最早接收外国留学生、最早开展汉语教学的高等学校之一。1951年首次接收留学生,90年代,留学生教育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如今,北外共有1600名留学生在校就读,来自世界110多个国家,学习内容涉及外交、新闻、经贸、教育等领域。在多元文化交融的留学生课堂上,北京外国语大学的老师们在实践中摸索出一种平等共享的教学模式,营造出一个各国文化交流的平台,每一种文化都可以在这里被欣赏、被倾听。除了进行知识性的教育,学校更要帮助留学生们了解中国、融入中国,为此,共同品鉴中国传统美食文化、老外说相声、传统曲艺文化体验活动、留学生微电影大赛、汉语之星大赛、国际嘉年华等活动应运而生。如今,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来到中国、来到北外,在感受中国传统文化魅力之余,主动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杨丹表示:"北外一直秉承让世界了解变化的中国、让中国了解多元的世界的办学理念,和促进各国青年相互交流、交往、交融,在未来中国学一定会成为全球研究和传播的热点,所以北外正积极推动中国学的全球教育、全球出版、全球传播和全球研究,真正地实现中国文化走出去,并且往实里走、往深里走、往心里走。"专题片3:推进"三全育人"改革如何挖掘育人元素?如何发挥育人功能?如何建立激励保障机制?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提高参与感、使命感和获得感,让育人过程更有温度、效度和高度。北京外国语大学全面推进"三全育人"改革,让教师受用,让学生受益。从小就对语言非常感兴趣的朱漪露,高考第一志愿填报的就是北外的波兰语,三年多的时间,朱漪露不仅成绩优异,还通过了波兰语第二等级考试,同时也在重大活动中参与了波兰语翻译、随行翻译等工作。朱漪露表示:"三年多的学习,第一是让我掌握了一门独特的语言,能够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第二点通过外事翻译这些经历,我也感觉到个人的价值得到了实现,也是说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练习起来,参与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中华梦进程中的一种具体体现。"朱漪露所在的北外欧洲语言文化学院是2018年9月获教育部批准的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学院师生积极开拓思路,创新方式方法,将多语思政育人模式同主题教育有机结合,深入推进"三全育人"改革。目前,北外的欧洲语言文化学院已经有25个语种专业,是全国开设欧洲非通用语语种最多、培养层次最全的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欧洲语言文化学院院长赵刚表示:"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随着我们对外交往越来越频繁,我们越来越需要我们的学生掌握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这样一种使命,介绍我们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包括我们今天中国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他们其实一到工作中马上就发现,外国人感兴趣的现在是中国的事,很希望他们能够用外语讲中国的,我们中国社会、中国文化这些东西。"为此,学院改革各语种翻译课程、各语种报刊阅读课程、和各语种中国文化课程,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外语教学相结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政热点等内容融入教学课程。除了进行课程改革,北外思政课的形式也更加多样,为充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老师们设计了较广泛的主题内容,比如介绍一个关于马克思或马克思主义的专业网站,介绍对象国出版的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一本书,介绍对象国的一位或多位马克思主义学者及其贡献等等。学生可以从中任意选取一个角度进行设计,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活动、进行研究。学生通过自己寻找和整理信息资源,加深了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提升了主动学习的能力。当前,高校人才培养中仍然面临着不少挑战,需要在克服困难中砥砺前行,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推进"三全育人"是高校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必然要求,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是高校双一流建设的本质需要,也是实现大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根本需要。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杨丹表示:"我们正在积极探索北外思政工作的新模式,把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相结合,把教师思政和学生思政相结合,把线上思政和线下思政相结合,积极探索北外思政工作新模式。"专题片4:不忘初心,立德树人2019年10月1日上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北京外国语大学共选派了16个学院的532名师生,参加了群众游行活动,在这些师生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与本次典礼有着许多奇妙的缘分与故事。第26方阵的中队长李思瑶,一家三代都参加过群众游行活动。她表示自己的爷爷奶奶参加了1958—1959年的国庆游行活动,父母参加了1984年新中国成立35周年的国庆游行活动。成长经历中的红色烙印带给了李思瑶深刻而激荡的爱国情怀,红色梦想锤炼了她坚韧的意志品质,凭着这颗赤诚执着的初心,她毫不犹豫地加入到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庆祝活动中来。李思瑶是2017级的推荐免试保送生,本科从北外毕业后,留在学校工作了2年,作为国际关系学院的辅导员,两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让她对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在这次的国庆游行活动期间,组织师生观看了三场爱国主题教育电影,并组织同学写周记、定期组织同学分享自己的训练体会和心得等。李思瑶表示,能够明显感觉到大家在思想、意识和行动中的成长和变化。当天的游行活动中,北外师生精神饱满,节奏整齐,用青春和热情接受祖国的检阅。个人成长发展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相结合,在祖国的重大事件中,北外莘莘学子敢于担当新时代青年的责任,这些与学校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密不可分。北京外国语大学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学校围绕"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把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成效评估一起推进,取得了扎扎实实的成效。学校还专门在官方网站上设立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板块。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王定华表示:"我们也注意用一种现代的科技手段,使思政具有更多的感召力和吸引力,我们现在通过歆语工程、通过多语思政、通过多语言创新中心、通过我们的微信平台,让同学们思想上受到启迪,从而成为全面发展的新一代。"近80年发展办学历程,北京外国语大学不断探索育人方法,培育出了一批批精英翘楚、社会栋梁,他们遍布世界各国、全国各地,活跃于各行各业,建功立业、成就卓著,为国家发展贡献北外力量。在新时代背景下,面对新的育人难点要点,北外更是不断探索不断改进,未来,学校将继续致力于培养国家亟需,富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思辨能力和跨文化能力的复合型、复语型、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加快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外国语大学的建设步伐。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头条号:北京外国语大学招生办注:文章部分素材来源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官微

本文出自快速备案,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

本文永久链接: https://kuaisubeian.cc/43024.html

kuaisube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