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辽宁日报》在《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栏目中刊发葫芦岛篇在一版、四版、五版全方位报道葫芦岛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力促高质量发展7月9日《辽宁日报》一版版面图葫芦岛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力促高质量发展今年实施重点项目417个总投资2150亿元在葫芦岛兴城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办公室内有块白板,上面详细记录着今年要实施的七大类20多个重点项目:储备近两年的佳华氢能源项目,近期将实现市场化规模应用;为北京铁科轨道交通公司量身定制的10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7月中旬开建……高效率的工作方式,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缘自葫芦岛市新近推出的园区市场化体制机制运营改革。“以往,园区不是企业打法,干好干坏一个样,‘要我干’啥都是困难;现在,按照企业化运营,激励机制到位,‘我要干’自然就招法多,再忙再累也不怕了。”兴城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专职副主任董玉明说。直面问题动真碰硬。葫芦岛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头啃“硬骨头”,不仅解决了园区经济引擎作用发挥不显著问题,最近还深化改革,理顺破解了之前事业单位改革衍生出的问题。上行下效,各级干部如今也纷纷用心来啃发展中遇到的“硬骨头”,争当改革试点、示范,“唯旗必夺”蔚然成风。选贤任能守护清朗政治生态。在换届过程中,葫芦岛重用了一批勇于担当、善于作为的干部。596名优秀干部奔赴招商一线,全市项目建设呈现大项目“顶天立地”、小项目“铺天盖地”的新局面。总投资515.19亿元的徐大堡核电二期项目日前开工建设;7月1日,一个投资100亿元的精细化工基地项目签约,其效益相当于“再造一个锦西石化”;投资85亿元的LNG天然气接收站等大项目,也在紧张推进中。在正市级领导任组长的三个工作专班努力下,全市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共实施项目268个,总投资达1690亿元。据统计,今年,葫芦岛市实施重点项目417个,总投资215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25亿元。其中,发挥临海和区位优势引进核电、风电、光伏、氢能源等新能源项目15个,投资总额超1200亿元,一个绿色低碳的新能源基地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专题版面今天聚焦葫芦岛7月9日《辽宁日报》四、五版版面图以有激情敢创新守清朗的奋斗姿态全力推动葫芦岛实现高质量发展葫芦岛市委书记 王大南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葫芦岛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将其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振兴、辽宁振兴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有机结合,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牢牢把握辽宁沿海经济带和辽西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双重战略定位”,以有激情、敢创新、守清朗的奋斗姿态,全力推动葫芦岛高质量发展,建设营商环境好、创新能力强、区域格局优、生态环境美、开放活力足、幸福指数高的现代化滨海城市。坚持党建为根,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党的领导是我们取得各项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葫芦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切实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始终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自觉养成在吃透党中央精神前提下开展工作的习惯。增强斗争精神。通过党史学习教育,推进党员干部办实事、开新局,特别是建立各级“一把手”挂帅攻坚机制,每年必须带头啃下1到2块“硬骨头”,推动解决发展瓶颈问题和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树牢强基导向。持续为基层减负,通过换届选好干部、配强班子,形成以干成事论英雄、以解决实际问题论能力、以高质量发展项目和高水平制度创新成果论业绩的鲜明导向。坚持创新为要,加快实现“数字蝶变”。创新是第一动力。我们围绕数字葫芦岛、智造强市目标,坚定不移走创新路、吃“创新饭”。加强科技创新。制定《建设创新葫芦岛实施方案》,出台《鼓励创新若干政策》,落地“辽宁—乌克兰”合金和新材料企业创新院,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共建葫芦岛乡村产业振兴研究院。加快数字赋能。克服大工业思维,发挥政府在企业和数据资源之间的“撮合”作用,加快5G移动通信、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建设,提升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服务能力,推动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发展新兴业态。依托兴城泳装,打造网红经济示范基地,与国内外顶尖品牌达成合作关系。大力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建设,在全省率先实现县域全覆盖。坚持“项目为王”,夯实产业发展基础。葫芦岛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振兴发展的“生命线”和“主引擎”。谋定产业格局。做强石油化工、有色冶金、船舶机械、能源电力四大支柱产业,培优军民融合、泳装等特色产业,发展精细化工、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立足海洋优势。做好“船、核、港”的文章,谋划富有时代感的高质量项目群。在“船”上,围绕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制造育龙头、抓配套,争创国家级军民融合示范区;在“核”上,以徐大堡核电为引领,重点推进海上核动力平台、海上风电装备产业园等;在“港”上,整合港口资源,优化“一港四区”功能布局和货类结构,推进“港产城”深度融合。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围绕把“老字号”由硬变软、“原字号”由短拉长、“新字号”由小做大做强,延链补链强链,全力打通从原油到服装、从矿产品到智能装备、从初级产品到终端产品的“黄金链条”。坚持市场主体为上,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葫芦岛紧盯“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目标,着力为各类市场主体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发展环境。优化政务环境。坚持改革引领,推进“一网通办”“一窗通办”“一事联办”,创建“零证明”城市,全市政务服务网上可办率100%,“最多跑一次”比率99.89%。优化法治环境。出台《加强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实施方案》,为企业提供法治化、标准化、规范化服务,涉民营企业积案清理率达100%。优化诚信环境。坚持新官理旧账,建设诚信政府,营造“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严厉打击失信行为,让失信主体“一处失信、寸步难行”。坚持统筹为重,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葫芦岛市坚持县级抓县域、园区抓承载、对外抓开放,着力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构建城乡协调格局。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不断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构建园区错位格局。统筹园区定位和产业规划,坚持洽谈项目抓签约、签约项目抓落地、落地项目抓投产,推动形成“主题鲜明、布局集中、优势互补、集约发展”的良好局面。构建全面开放格局。主动融入“双循环”发展格局,高质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紧盯日韩俄、开拓中东欧、对接京津冀、面向长三角,与日韩在食品加工、医疗康养、服装纺织等项目开展贸易投资与产业合作,打造东北亚地区经贸合作的重要窗口。坚持生态为先,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绿色低碳是高质量发展的鲜明特征。葫芦岛始终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转型升级增添绿色动力。提升环境品质。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蓝天、碧水、青山、净土、农村环保“五大工程”,严守生态红线,努力让葫芦岛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环境更优美。改善生产方式。转变思维惯性、路径依赖、速度情结,坚持在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下谋划高质量发展,坚决压减和遏制“两高”项目,避免在项目建设上“翻烧饼”。推进绿色转型。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加速布局清洁能源,大力发展核电、LNG、氢能源、光伏等项目,创建新能源基地。坚持民生为本,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民生是最大的政治,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我们始终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责任,把党的温暖送进千家万户。兜牢民生底线。把增加居民收入作为改善人民生活的基础,大力解决教育、医疗、住房、养老、交通等公共服务问题,完善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提升城市形象。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推进“三城同盛”,推进长城文化公园建设,打造关外滨海休闲旅游首站城市,让葫芦岛外在有“颜值”,内在有“气质”。防范化解风险。坚持统筹发展与安全,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立志千秋伟业,百年风华正茂。葫芦岛作为辽宁最年轻的城市,将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契机,振奋精神、开拓进取,奋力谱写新时代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新篇章!葫芦岛风光葫芦岛:奋勇争先干出一片新天地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站在“十四五”新起点,葫芦岛夯实基础再登攀。“直面难题,勇啃‘硬骨头’,干部带头冲锋一线。”葫芦岛市主要领导倡导的这个有激情、敢创新、守清朗的奋斗姿态,正在全市演奏出干部群众奋勇争先谋发展的激昂乐章。最近,一个个振奋人心的大项目纷至沓来:5月19日,投资总额515.19 亿元、堪称葫芦岛项目经济“压舱石”的徐大堡核电二期3号、4号机组开工建设;7月1日,一个效益相当于“再造一个锦西石化”、投资100亿元的精细化工基地项目签约;还有投资85亿元的LNG天然气接收站等大项目,也都在紧张地推进中。直面难题啃下一块块“硬骨头”作为我省最年轻的地级市,建市32年来,葫芦岛一直努力发展,但身板还不够强健,经济总量小,结构不优,发展潜力尚未得到充分发掘。“葫芦岛奋起直追,建设名副其实的‘关外第一市’,关键是干。”葫芦岛市主要领导率先垂范,带头啃“硬骨头”。一家老企业改制后遗留问题重重,群体意见很大。市委主要领导轻车简从走进企业,沉下心来条分缕析解决问题,不仅“老大难”问题迎刃而解,企业卸下沉重包袱,还一举实现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企业重焕生机。“见效比招商快多了。实践证明,‘硬骨头’是难啃,但也不白啃。”市委主要领导说。坚持“项目为王”,但项目落地得有空间。市政府主要领导未雨绸缪,逐个县区、园区调研,立项耕地占补平衡项目5000公顷以上,为全市园区预留新增建设用地指标近20平方公里。直面问题不回避。针对之前事业单位改革衍生出的问题,葫芦岛再次深化改革,予以全面理顺破解。全市9个园区经济引擎作用发挥不显著,葫芦岛立即启动园区市场化体制机制运营改革,配套出台激励政策,园区活力再现。在兴城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专职副主任董玉明的办公室里有一块白板,上面密密麻麻地写着今年要干的七大类20多个重点项目。“都在顺利推进中。储备了近两年的佳华氢能源项目今年赶上了风口,近期即将实现市场化规模应用。已经完成数亿元投资、今年进入发展困境的天喜轮胎工业4.0项目,我们也为它找到了接盘者。为北京铁科轨道交通公司量身定制的10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本月就要开建了。”董玉明对记者说。日前,他们刚刚帮开发区下属的葫芦岛电商直播基地突破性实现了全国第一个“抖音”泳装直播“开白”。这个“硬骨头”项目并不在白板上,“和白板上动辄几亿元的项目相比,它实在是有点小,虽然难度并不小,可效益却不小。”董玉明笑言。如今的葫芦岛,因为“我要干”,过去的许多困难不再是困难,“办法总比困难多”,每名领导干部都像拧紧了的钟表发条一样,忙起来,动起来。全市各级领导干部形成共识,每年带头啃下1到2块“硬骨头”,形成1项或2项改革创新成果。“市主要领导经常晚上10点多还在办公室研究工作,我们不抓紧干就跟不上趟了。”董玉明说。上行下效,只争朝夕。龙港区主要领导的早餐桌旁坐满了企业家,“‘早餐会’解决企业大问题。”一位与会企业主评价说。项目建设拉练会也回来了,而且不走过场,各级领导现场拍板解决项目建设中的难题,投资商大呼“解渴”。葫芦岛成立市县两级项目谋划和服务专班,实行重点项目领导包保机制,选派优秀干部充实招商一线,构建起596人的专职招商队伍,市长带头跑招商。截至目前,全市新增“十四五”重点项目139个,比上年规划数增长30%。其中,新开工项目投资746亿元、储备项目投资830亿元,双超省定“两个四百亿”目标。选贤任能项目建设开新篇在日前的换届中,葫芦岛市调整了一批干部,赢得连声叫好。其中最为大家称道的是新任市发改委主任范炳吉,这位原市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服务中心主任,是个默默无闻的“倔小伙”。多年前,葫芦岛一位市委领导曾经相中他做秘书,没想到他觉得自己不合适,主动拒绝了。市招商引资中心牵头负责全市培育壮大“新字号”工作,他的扎实工作引起了市领导的注意,几次面对面谈话考核之后,他被委以重任。“干部敢不敢担当,能不能担当,他的专业能力是基础。如果不懂行,或半懂不懂,面对越来越复杂的问题,他怎敢担当,怎会担当?我们要守护清朗的政治生态,把大家公认的干部用起来,把干部从‘人情’网中解脱出来,让大家的心思都用在工作上。让那些整天研究人、研究规避责任的滑头没市场。”葫芦岛市的选贤任能实践,让群众服气。“面对新领导,我们不仅看他怎么说、怎么做,更看他怎么选人用人。干部是最好的风向标,用好一个人,带动一大片。现在,我们对葫芦岛的明天充满信心。”一名市直机关干部兴奋地评价。上下同欲,无往不胜。龙港区全员上阵抓招商,明确招商工作连续两年评为优秀的干部直接提拔重用。全区“零证明”营商环境建设名列全省前茅,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做得有声有色。“老字号”“数字蝶变”,渤船重工“耕海一号”超大型海上生态牧场综合体平台项目,正在由装备制造商向数字化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转变。“原字号”链条拉长,中冶有色金属精深加工产业基地建设初具规模,相关化工产业园也在规划建设中。“新字号”“无”中生“有”,面向全省的大数据学院和大数据中心正在筹建中。在正市级领导任组长的三个工作专班努力下,全市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目前实施项目268个,总投资额1690亿元,一个新的精细化工产业基地正在构建中。勇于担当,一顺百顺。以6月17日东戴河面向京津冀带土移植转化中心(科技人才示范园)揭牌为标志,葫芦岛勇当改革试点、试验、示范的创新作风建设进入了新时代。“唯旗必夺,不是因为创新有政策、资金等支持,主要是想拥有快人一拍的先发优势。”制度创新提高工作标准,科技创新提升发展质量,今年以来,葫芦岛承接京津冀地区亿元以上项目18个,总投资1227.5亿元,已完成投资176亿元。其中,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等9个项目纳入辽西承接京津冀产业转移战略先导区项目库,总投资778.7亿元。运筹帷幄,向海而生。海岸线长度全省第二的葫芦岛,立足发挥自身资源禀赋优势,创新地方配套发展政策制度,海洋文章越做越精,“船、核、港”等临海产业发展日益丰厚。目前,全市209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船舶海工、泳装以及海运石化原料的临海企业50户,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户数的24%,产值占全部工业产值的50%以上。其中,葫芦岛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集群拥有规模以上企业11户,年产值100亿元以上,目前正在争创国家级军民融合发展示范区。葫芦岛经济开发区以农药为主的精细化工产业小集群逐渐形成,现有企业11户,日前被省推荐为国家级农药生产专业化工园区。市县合力,更上层楼。2021年,葫芦岛市实施重点项目417个,总投资215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25亿元。其中核电、风电、光伏、氢能源等新能源项目15个,投资总额超1200亿元,一个绿色低碳的新能源基地已然初露端倪。葫芦岛风光对标先进高标准创优营商环境针对群众办事过程中存在需要反复跑腿开具各种循环证明、奇葩证明等现象,葫芦岛市本着“清单之外无证明,分批实现‘零证明’”原则,有序推进“零证明”城市创建。通过全面开展证明事项清理,共梳理证明244类,涉及办理事项7141项(次),覆盖516个行业,总数据量达到7万余条。为创建“零证明”城市,全市组建“零证明”工作联络员、代办员队伍3000余人,已累计通过查询核验系统,线上开具证明10392例。瞄准“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的国内一流营商环境,葫芦岛市通过建立一整套优化营商环境的制度框架,实施一系列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重要举措,出台一揽子利企惠企的务实措施,整治一大批损害营商环境的突出问题,推动全市营商环境向更高标准、更优质量迈进。在以往营商环境创建取得良好成绩的基础上,今年制定出台《葫芦岛市打造国内一流营商环境实施方案》《葫芦岛市营商环境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2021年)工作方案》等7个文件,全市法治化营商环境拥有坚强的制度保障。把营商环境建设纳入政府绩效考核重要内容,作为年终评价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狠抓监督问责,全市建立起人大、政协、纪委监委、社会各界协同监督机制,聘请123名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员,定期通报损害营商环境典型案例情况。2019年以来,已通报典型案件182起,处理92人。在推进“放管服”改革方面,自2016年以来,葫芦岛市取消调整下放行政职权1631项。最大限度压缩流程步骤,不动产权登记发证在全省率先实现由30个工作日压缩至3个工作日(最快1小时办结),自主打证取证等十多项便民服务在全国均属创新;推进商事制度改革,一般企业设立登记时间压缩至1.5个工作日;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网上申报、窗口接件、并行协同、结果共享审批模式,审批时限由200个工作日缩减至90个工作日以内,最短审批时限35个工作日。强势推进“一网通办”,加快推进市、县8个自建业务系统与市一体化平台的整合对接,以及部门自建政务服务系统标准化改造,目前,全市实现市县乡村四级电子政务外网全覆盖。全市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100%,“最多跑一次”比率99.89%,即来即办率57.54%,均居全省前列,所有环节实现计时管理,“兜底性”材料全部清除。葫芦岛市创新设立政务服务助办点,纳入市政府重点民生实事,设立助办点36个、政务服务驿站17个,为企业和群众就近就便办事提供服务。全市为1234个项目、企业(重点纳税企业640户)配备“项目管家”,并为36个重大项目配备市级领导“管家”,全市各类重点项目和企业基本实现“项目管家”全覆盖。多渠道解决企业涉法诉求,葫芦岛市扎实推动政府服务热线建设,健全完善群众诉求分析、分转、办理、反馈、评价考核等工作机制,采取电话催办、下发督办单、现场协办、市长专报等形式,不断提升群众诉求的办理质量和效率。目前,12345话务平台共转派相关部门处理市民诉求21352件,已办结21051件,办结率98.41%,按时反馈率99.76%。今年一季度,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增长61%。在去年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国际化营商环境高峰论坛上,葫芦岛市还获评“(区域)最具投资营商价值城市”称号,为东北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办好民生事提升幸福感7月5日傍晚,家住葫芦岛市连山区化工街道的王锦华一边散步,一边对小区的环境赞不绝口。据了解,王锦华家所在的小区最近翻修了道路,外墙做了保暖,旧小区换了新容颜,充满了生机。近年来,葫芦岛市对老旧小区进行提升改造,包括翻建小区道路、外墙保温防水、美化绿化、清理排水管网等多项内容。改造前挨家挨户征求群众意见,确保群众对改造工作满意。供暖一直是“老大难”问题,今年要全面解决,葫芦岛供暖改造等工程施工如火如荼。葫芦岛加强政府12345热线建设,畅通百姓诉求渠道,进行任务分办督查,对不作为单位予以追责,暂时解决不了的做好解释等思想工作,确保市民心气顺。在葫芦岛,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从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第一位,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在这一思想指引下,葫芦岛全力做好扶贫、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卫生等各项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民生工作,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夺取脱贫攻坚胜利。去年年末,全市17.19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203个贫困村脱贫销号,建昌县脱贫摘帽,彻底消除绝对贫困。贫困群众收入提高,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年均纯收入超过9000元。203个贫困村实现卫生室、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文化服务中心、安全饮用水、硬化路、广播电视和网络全覆盖,群众认可度显著提升。千方百计减负、稳岗、扩就业。依托自主开发的百城就业联盟手机APP,葫芦岛深化与用工大省合作,新增入驻企业2000余家,4万余名劳动力转移就业。推出“抖音”直播带岗平台,发布短视频118个,浏览量120万人次。筑稳做实职业技能培训平台,针对高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退役军人、返乡农民工等开展专项就业服务。今年1月至5月,葫芦岛城镇新增就业8365人,完成全年任务指标的59.75%。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全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金稳步增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工伤保险的伤残津贴、护理费和工亡遗属生活费年均增长5%至7%。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失业保险为2672户企业稳岗返还1.37亿元,稳定岗位18.71万个,企业政策享受率排名全省第二。教育事业不断进步,全市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缩小城乡义务教育差距,投资5.2亿元改造农村薄弱学校368所;投入2.5亿元资助困难学生29.4万人次。卫生健康事业快速发展,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健康机构实现辖区全覆盖,财政投入1.37亿元,回收乡镇卫生院60家,公办率100%;建成标准化乡镇卫生院88个,居全省前列。守护生态建宜居宜业宜游城市一到傍晚,到五里河边散步的居民就多了起来。“原来河水有异味,现在水清了,环境也变美了,我们都爱来这溜达。”葫芦岛居民李维山说。五里河、连山河和茨山河,流经葫芦岛城区的三条河流,因为排污、淤堵等原因,曾经臭气熏天,附近百姓叫苦不迭。葫芦岛采取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活水保质和长治久清五大措施,对三河进行综合治理。彻底清淤,70万立方米淤泥被一车车拉走进行无害化处理;解决污染根源,完善排污管网,使污水全部接入管网排放,垃圾正常收集处理。河岸进行景观绿化,亭台楼榭点缀其中。目前,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全部消除,4.5公里示范段河道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恶臭的“龙须沟”变成了美丽的景观河。狠抓“生态立市”战略实施,葫芦岛全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宜居招牌越擦越亮。中央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国家海洋督察等问题全部办结销号。打赢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实施觉华岛污水及雨水直排入海整治和绥中县渤海入海排污口综合治理工程。防治土壤污染,龙港区稻池村土壤重金属污染等三个污染治理项目全部完成,全市5368个安全利用地块、1135个严格管控地块实现了技术管控措施全覆盖。大力推进碳汇工程,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十三五”期间,完成造林184万亩,全市林地面积达862万亩,森林覆盖率36.4%,成为国家森林城市。全市湿地总面积196.42万亩,以湿地资源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4个,湿地公园4个。开展非煤矿山治污专项行动,全市208家非煤矿山企业整治完成率100%。如今的葫芦岛天蓝、水清、地绿,新老城区面貌焕然一新,2020年,全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全年优良天数的82.5%,环境空气综合指数改善幅度全省排名第二;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100%达标,水环境质量综合全省排名第三;全市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达100%,海洋环境质量全省排名第一。优美宜居的环境吸引了大量游客,九门口水上长城、兴城古城、绥中碣石等景区和冰雪文化节、泳装博览会、葫芦文化节等活动令游人流连忘返。未来,葫芦岛将以打造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旅游先行区、国家级海岛旅游休闲目的地为目标,构建兴城休闲康养度假区、绥中京津冀协同发展先行区、建昌原野生态体验区等“特色七区”,发展中国葫芦文化之乡、中国泳装名城、长城文化、紫砂文化、中国筝岛、全国围棋之乡、红色文化、兴城古城八大品牌,繁荣网红产业、夜游产业、自驾游产业、乡村旅游产业等五种业态。全力将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产业优势,预到2025年,全市旅游收入年均增长率达10%。今年,葫芦岛将完成17.25万亩造林绿化目标,在全省率先启动单独编制国土五年绿化规划,全域保护绿水青山。日前,全市启动了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开展十大专项行动,全面整治城乡环境,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打造关外滨海休闲旅游首站城市。来源:辽宁日报《北国》新闻客户端
本文出自快速备案,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