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剧数据造假有多猖獗?编剧汪海林在一次演讲中吐槽说:“有一部古装剧(《楚乔传》),网站点击量400亿次,全球哺乳动物加起来都不够用了!”讽刺影视公司、网站为了赚钱不择手段,不惜编造一个不可能的数字来自欺欺人。电视台的收视率、网站的点击率决定了一部影视剧的收益。汪海林说,虽然通过技术手段,收视率造假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但视频网站成了新的重灾区。“他们(网站)手段比收视率造假还粗暴,直接后台改数字就行。”导演郭靖宇深有同感,他拍了一部新剧希望在省级卫视播出。卫视方表示,电视剧质量没问题,但需要他配合“购买”一些收视率。收视率是广告商投放广告时重要的参考依据,如果一部电视剧收拾不好,广告商会减少投放,影响卫视收入。卫视又不敢亲自下场买收视率,就要求制片方去买。最夸张的一个案例,有部电视剧赚了一个亿,花了9000万买收视率。一位在横店拍戏的导演透露:一部投资规模为两个亿的影片,请明星一个亿,剩下的5000万拍摄,5000万买流量、买数据已是行业常规操作。实际用于创作的钱能有25%就不错了。汪海林:我真怀念煤老板投资的日子按照汪海林的划分,影视剧数据造假大概经历了两个阶段:起先电视台观众多,大家一窝蜂去买收视率;后来网络崛起,视频网站比电视台还过分,亲手改数据,连买收视率的钱都省了。要衡量一部电视剧的收视率,监测机构需要在一座城市中选择若干样本户,在他们的电视机安装数据监测设备,通过研究样本户的收视习惯,判断一部电视剧的收视率。由于样本户数据有限,一座城市最多2000来户,所以操控起来很方便。为了获得高收视,制片方会亲自登门拜访样本户,让他们在特定时间观看自己的电视剧。最初,制片方会送点粮油米面,后来,争抢的人多了,他们直接送钱,明码标价,看一集电视剧给2000元。2005年后,数字电视开始普及,家家户户多了个机顶盒,这股买收视率的不正之风才被管住。每家的机顶盒可以传输回数据,样本户没了意义,制片方不可能收买整座城市的家庭。更坏的情况出现在视频网站崛起之后。汪海林表示,从前经纪公司、影视公司、电视台,三方是独立运营的。经纪公司包装明星,影视公司找明星拍片,电视台负责播出,大家责权分明,都有钱赚。自打视频网站参与进来后,打着“闭环”的概念,要垄断整个影视剧的制作和发行,就连明星也成了提线木偶,不签“卖身契”全网封杀。汪海林吐槽说:“我真怀念煤老板投资影视剧的日子,他们除了女明星什么都不关心,完全尊重市场,尊重创作。”视频网站自己开经纪公司,签明星,自己开影视公司,拍网剧,自己平台播出,改数据。视频网站:闭环是无奈的选择面对汪海林的指责,以爱优腾为代表的视频网站也是有苦难言:如果不搞闭环,我们的内容成本实在太高了!一线明星个个是天价,爱奇艺找AngleBaby拍一部综艺,15天档期,要价2000万,其他的林更新、邓超等人加起来的片酬近1个亿。综艺还没拍,1个亿先出去了。爱奇艺员工抱怨说:“我们自制节目有5年时间了,花了1000多个亿,养肥了影视公司和经纪公司,他们赚得盆满钵满,我们依旧亏损。”既然这样,为什么爱奇艺不能自己干他们的事?培养自家明星,拍自家的独播剧,节约成本,打掉中间商。一位优酷内部人士坦诚,一部电视剧出现几百亿次观看量,确实诡异。但这个数据是粉丝、制片方、网站三方力量共同造成的。“粉丝为了自己的爱豆,会主动重复点播,同时施压制片方去找水军刷数据,给爱豆充面子。不然粉丝会集体指责制片方,经济人不作为,让爱豆换经济人。”一个巴掌拍不响,把责任全推到视频网站身上,有点不公平。对于视频网站自己后台改数据的传闻,上述人士辩解说:“每家网站都会在真实数据基础上有所加码,业内都知道。别人加,我们不加就落后了。”在视频网站、经纪公司、影视公司、粉丝等多方推动下,一部部百亿级播放量的神剧接连诞生。微博、豆瓣均是“帮凶”在炒作一部影视剧的利益链条上,微博和豆瓣不直接参与收视率或点击率的造假,但影响了一部影视剧的舆论走向,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部影视剧的火爆程度。前段时间,豆瓣陷入了“未播先有评分”的风波之中。热播剧《风起洛阳》因故播出时间推迟了一小时,可豆瓣评分没有推迟,电视剧还未播放,豆瓣便有了评分。该事件引发了巨大讨论:豆瓣是否在控评?豆瓣官方解释是第三方所为,自己已在第一时间处理了所有失实评分。微博上每天都会有热播剧的热搜,即使笔者没有观看过《风起洛阳》,依旧可以在微博中看到大致的剧情走向。买热搜是影视界公开的做法,甚至可以说是影视剧发行的标配。早在剧集播放之前,视频网站、制片方、经纪公司已经规划好上热搜的节奏,预约了热搜档期。可以说,微博和豆瓣是一种另类的“买收视”,只不过这种行为可以解释为合理的宣发行为。结语:正如前文导演所言,一部投资2个亿的影视剧,明星要花1个亿,买数据又要花5000万,真正能用到制作中的费用只有5000万。其中的落差可想而知,数据造假的费用都快赶上制作费了。如果把这些费用省下来,花到制片上,难道不可以提升影片本身的质量吗?明星的天价片酬已经引起了足够重视,但高昂的数据造假费用是否也该终结?作者:江左佑安
本文出自快速备案,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