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网站建设(校庆办)

作者:杨庆木今年是巢湖一中110周年华诞。为纪念校庆,巢湖一中面向校内外发起110周年校庆征文活动.。现又被聘为编撰新十年校史的朱鹤年先生,于2021年4月14日上午打电话向我约稿说,“你应为母校的兴旺发达再抒怀!” 说实话,我对此次征文没有再关注了,一是自己年事已高且写作水平有限,二是近十年来我与一中没有什么联系也就不知情了。如此,就难写文章了。但是我想,自己经历了母校的百年校庆纪念活动,有些事情还是值得回忆与记取的。特别是,当时在“校庆办”工作的几位退休老师不顾年老体弱为筹备校庆而贡献自己的光和热,这种精神是值得学习的。于是,我就有感而发,把自己所知的当年“校庆办”几位老师所忙碌的一些事情写出来;当然,不是很全面,也不是很具体,算是完成朱老师所说的任务吧!巢湖一中是安徽省一所著名的重点中学。她办学历史悠久,文化积淀厚重,教育质量称优,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栋梁之才。学校建校百年来薪火相传,繁树常青,是江淮大地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为传承历史,光照未来,经当时地级巢湖市批准,学校决定于2011年10月初举办百年校庆纪念活动。2008年6月1日,“巢湖市一中百年校庆筹备委员会”正式成立,副市长罗平任主任,市政府一名副秘书长、市教育局长及一中校长任副主任。并且,还成立了“校庆顾问委员会”,由市委常委兼宣传部长钱征任主任,副主任由居巢区原人大主任、曾于1982年秋至1984年春任学校常务副校长的陈发林担任。时任校长乐家俊于2008年8月25日在《巢湖日报》上发表文告,宣传“巢湖一中,百年辉煌”:此文开头即宣告“风雨兼程,沧桑磨励世纪,春花秋实,弦歌不缀百年,具有悠久历史的巢湖市第一中学即将迎来建校一百周年华诞!”在概述学校沿革历史与办学成就后,乐校长以“百年历程,曲折而不凡;百年奋斗,可歌而可贺”总结,并热情期待:“让我们相约2011年的金秋,同歌华诞,共襄盛典!”为了尽早进行校庆筹备工作,学校于2008年5月28日就成立了“校庆筹备办公室”,时任副校长王锋分管这一工作并兼主任,原副校长王元礼任副主任。“校庆办”下设宣传组、校友联络组、资料收集组与校史编写组,安排专人办公。“校庆办”具体工作由王元礼牵头,原校办公室主任、工会主席李盛源,原教务处主任朱儒奎,原教务处副主任刘远明等校内几位退休老师参加工作,起先还聘请原巢湖市地方志办公室高级编审戴家彬(一中1956届高中校友,曾在母校教学多年)执笔编写校史。后因戴老师身体不适,于2010年10月起又聘原《巢湖日报》副刊主编朱鹤年老师接替,专负有关校史编写等诸项文字工作。学校办公室的陈青华老师则负责日常行政工作,并编辑《校庆简报》。当时“校庆办”几位老师的大致分工为:王元礼主持日常工作,并做好校史资料收集与各地校友会的联络工作,李盛源负责文稿收集、“学校大事记”编写与校友赠送书画的收集与整理,朱儒奎广泛联系各届校友,做好“校友录”的编写工作,刘远明协助做好捐资助学的联系工作。“校史陈列馆”工作及后期文书印刷等则由王锋副校长另派专人负责。校庆筹备工作启动后,学校乐家俊校长与王锋、王晓光副校长等邀请在巢的部分老校长、老教师与老校友代表,就百年校庆筹备工作进行座谈,介绍筹备方案,听取各方意见与建议。在校史编写时,“校庆办”老师还专门走访陈全武与李德童两位老先生,以及杨济人、吴为杰、盛学莪与洪世澍等老领导;还在2009年10月28日去芜湖安徽师大中文系访问了近九十岁的著名教授祖保泉,祖老先生是老校友代表,他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曾在巢湖一中求学,并在大学毕业后回乡来母校任教一段时间。通过上述拜访,以了解情况、收集资料、表示慰问。至2011年10月初的正式庆典前,“校庆办”几位老师不顾年老体弱,极其认真而又负责地做好了营造氛围、资料收集、校友联络及文书编写等相关准备工作,为校庆活动的顺利举办奠定了厚实的基础。在筹办校庆活动中,第一位的是广泛宣传校庆活动的重大意义,进而提高学校的知名度与社会影响,争取社会各界对办好学校的支持与帮助。为此,学校于2008年5月30日在巢湖一中网站开通了“百年校庆”网页;7月11日,学校在《参考消息》上刊登了《巢湖一中百年校庆公告》;学校还在《巢湖日报》连续刊登多期广告,昭示举办校庆消息。此外,自2008年8月起,在本地主要媒体《巢湖日报》与《巢湖晨刊》上发表戴家彬介绍学校建设发展历史沿革与办学成就的专文,介绍校友杨维廉参与“嫦娥一号”发射工程盛况;在《巢湖晨刊》上发表杨庆木撰写的介绍学校在卧牛山老校区的校园环境与文化氛围的长篇散文;同时还在该刊上发表数篇校友回忆在母校学习生活的文章。在各地校友会陆续成立后,“校庆办”老师还多次将各期“校庆简报”邮寄送达,并在每年元旦前向校友会成员寄送贺年卡。这些如春风细雨、润物无声,给广大校友送去母校的温暖。经过以上向社会宣传一中的百年历史、百年沧桑、百年辉煌后,各届校友得知母校将要举办百年校庆消息后,奔走相告,积极响应,并以极大的热忱关注与参与。第二是组织发动历届校友积极参加校庆活动。学校领导与“校庆办”的诸位老师积极走出去,对外广泛开展联系,在校友比较集中的地方成立校友会。经过学校的努力与校友的热情支持,先后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与省内合肥、芜湖、铜陵及马鞍山等地成立了“巢湖一中校友会”。这些校友会成立后,认真组织了当地校友的联谊活动,使母校的发展信息得到深入的宣传,大家也就能更加关注母校,热爱母校,支持母校。其中以北京的校友会发挥作用较为显著, 他们不仅联络了在京的众多校友, 而且还召开了几次会议商讨参加母校庆典活动的相关事宜。特别是,他们还主持一次大聚会,学校领导、“校庆办”老师与各地校友会长共有数十人与会。大家欢聚一堂,共商校庆大计,对工作推动很大。我们巢湖市本地是各届校友最多的地方,成立校友会时大家一致推选原市人大副主任朱帮福为会长,原市委组织部长王家水和原市委党校副校长汤永昶为副会长。副会长还有郑刚与龚斌两位年轻校友。他们认真负责地做好校友会的相关工作,取得了积极的成效。据我所知,巢湖校友会以1963届高中校友的活动较为突出。因为,一是这届高中原有8个班(二中4个班后来并入)在高三毕业时并为7个班,人数众多;二是这一届毕业的校友当时在各地有成就的人较多,三是以王家水为首召集小组认真的组织。在校庆日之前,他们就活动起数次。当然,1959届高中、1965届高中校友的活动也较为热烈。至于1980年代以后毕业的校友,由于他们年轻最有生机,活力也强,当然校友活动就开展的更加热烈而又丰富多彩了。相比之下,我们1966届高中校友的活动可就冷清得多,其中原因是特殊年代造成的人际关系所致,就不展开多说了。关于这一届校友联系工作,“校庆办”王元礼老师指派原高三(1)班的陶宗平同学为年级召集人,一是他一直在一中工作未离,二是他为人随和也很热心,三是他在当年的运动中与别人没有什么恩怨关系。以后,陶宗平还安排二班的洪武祥、三班的金家珩、四班为胡道敏分别为各班的联系人。当然,我也很关注大家的活动。在2011年9月间的一天,我曾牵头请一中工会老师出面,邀以上这几位同学相聚一次,商议大家参加校庆活动的有关安排事宜。第三是收集各种资料编撰校“大事记”,编写校史,编写“校庆简报”,编录“校友名册”与“校友回忆录”。这是校庆活动中一项极有历史意义的工作,因为,这是积聚学校历史资料,反映学校建设与发展成果,联系校友与宣传学校形象的及其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为此,“校庆办”花费巨大精力来做好这项工作,几位老师更是用心征集学校各个时期有典型意义的物件或反映学校历史沿革变化的资料,同时收集各届校友、在校工作的教职工,特别是教师们在教学工作中取得成果的文档、书籍及展示学校 教育质量提升的资料,这些也为校史陈列馆准备好展品。其次是编写“校庆简报”,反映校庆纪念活动的工作动态,发表教职工及校友参加校庆活动所写的文章,扩大宣传效应。三年间,“校庆简报”共出10期,较好地反映了校庆纪念活动的全过程,陈青华老师为此付出了很大的辛劳。现在回顾这十期简报后,仍可感受当年校庆纪念活动时跳动的音符与乐章:各地校友联谊会召开时大家的热情与奔放,各届众多校友对母校的热爱之情、对恩师的崇敬之意跃然纸上,老领导、老师长对学校的怀念与祝福更是饱含深情。您可看到:1957届高中毕业同学联谊会早于2007年11月底就在巢城召开,提前吹响了纪念母校百年华诞的号角;曾任学校美术老师的童雪鸿先生之书画与金石作品展示了极高的艺术价值;追忆高启沃、杨寿南、张玉汉与万炳传老校长的文章情真意切;对恩师张崇琪、陈全武、刘远明与朱儒奎等人的怀念与崇敬之情真诚而挚深;杰出校友代表杨维廉、汤家厚、杨承栋、刘德富、戴俭明、赵友胜、葛基标与李存标等人的业绩与风采亦令人钦佩!特别是:老领导洪世澍先生亲作《难忘的1959年高考》一文,今天读后仍然感到振奋;学校原副教导主任陶光先生还抱病题联“百年校史留丰绩;十万雄鹰出老巢”,祝贺学校百年华诞;九三高龄的陈全武老先生为百年校庆口吟作诗,戴家彬校友所书:“莫道科峰不可登,须知有志事竟成。欣逢盛世求贤急,正是鹍鹏展志时”的墨迹留存简报。这些作品会作为宝贵资料珍藏而传承后世。“校庆办”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是编好“校友名册”,撰写好校史,这也是整个文字工作的重点。首先是复制历届校友名册,为印发“校友通讯录”做好准备,这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反映学校培养人才的重要方面。由于在文革中学校教务档案室的破坏,使解放后至文革时在校学生花名册丢失殆尽,给整理学生花名册带来极大的困难。负责这项工作的朱儒奎老师极其细心、耐心地想方设法补办花名册,力求将这些丢失的高中毕业生名单找齐找完整。他从易到难,先将学校保存有的文革后招生的学生名册分届分班级整理核查清楚而登录名单。而在19 68 届毕业以前的学生名册则采取在各届找班级联系人查找,让他们回忆、核对,力求比较准确、完整的复原花名册。通过不懈努力,较好地印出了“校友名册”与“校友通讯录”。其次是编写校大事记及校史。李盛源老师编撰的“大事记”是一项基础性的资料整理工作。他过去当过多年的校办公室主任,对学校档案材料已作过整理建档。但是,还不夠完备。为此,他查阅资料,访谈过去的领导及相关教职工, 搜寻有关文字资料,力求准确完整地写好“大事记”,从而能正确地编写出一部学校发展壮大的编年史。而这次编写校史则是一件开創性工作。由于原来有些校史文稿比较零散且没有系统印制成文,因此,这次为百年名校写好校史就显得格外重要,不仅要求在材料与史实上较完整准确,而且要在文字组织上用功夫上档次,这就要求执笔者的语言文字与材料组织上要有高水平才行。原定戴家彬老师是可以胜任的,一是他对一中比较熟悉,二是他的文字功底强。然而,由于他身体不适,不得已中途换将。在此情况下,学校领导经过考察决定聘请朱鹤年老师担当此任。朱老师于2010年10月到校后,因为任务急、时间紧,所以他不管天阴下雨还是寒冬早春,几乎每天都要到校看资料阅档案。同时,他还以自己七十多岁高龄努力学习电脑知识,每天在电脑上敲打字符、点击鼠标写文章,其敬业精神确实可嘉。经过他不辞辛劳的用心尽力,终于撰写出一部完整的校史。这部校史成稿后与校“大事记”“校友录”编成一本书,名为《百年风雨创辉煌——巢湖市第一中学校史》。同时,朱老师还写了一篇“巢湖一中赋”镌刻在校大门的花岗岩基石上,为学校增光添彩。另外,他还为“巢湖一中校歌”作词,在庆祝校庆的文艺演出中赢得了 广大观众热烈的掌声。第四是编写“校友回忆录”,参与编写“起航”画册。从校庆活动开始,“校庆办”就陆续收到大批校友的信函文稿,其中不少校友写文章回忆母校读书时的学习生活经历,追忆当时师长教书育人的风范,也对当时校园生活表达怀念热爱之情。这其中,有些文章已陆续发表在“校庆简报”上。但是,大多数文稿还在“校庆办”的橱柜中。这是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必须要很好利用起来。为此,几位老师先将这些文稿进行初审,从中选取有发表价值的且文字水平也较好的一些文章整理编辑成册。这本文集收集了111位校友的127篇文章,朱鹤年老师作序时说:“阅读这些文章,是一次 遗忘的钩沉 , 是一次心灵的享受,是一次警示的陶冶!”还有,学校决定编辑一本名为“起航”的画册,反映学校的整体面貌与校庆盛况,校园环境,教职工队伍与历届杰出校友的风采。这其中,“校庆办”老师所做一项重要工作就是与有显著成就和业绩的校友联系,从中选取一些优秀骨干在画册“群星灿烂”专栏中介绍。另外,在学校庆典活动中,学校邀请杨维廉、杨承栋、尹同耀与戴俭明等杰出校友在校图书馆报告厅作励志报告,受到在场同学的热烈欢迎。这几位知名校友也是“校庆办”老师物色和推荐的。以上遴选知名校友工作也是对广大校友的信任,宣传与鼓舞。第五是联系校友捐助事项。在举办百年校庆纪念活动时,各地校友会积极行动起来,大家纷纷捐赠款物支持母校的建设与发展,表达他们心系母校、热爱家乡的赤子心意。这其中,北京校友会、南京校友会、杭州校友会、芜湖与铜陵校友会各捐赠了价格不菲的仪器、云锦、铁画和铜鼎等,1982届高中二班校友也送了名贵的紫金石。这些,作为纪念品现存放在校史陈列室。还有些校友捐赠了大型刻石放置在校园里供人欣赏,而1959届高中校友馈赠的“光辉再光辉”大型石碑更为醒目。1980届高中二班校友并班主任朱儒奎老师捐资购置刻有“源”字的特等料石现在新教学楼前的花圃中展示雄姿。在捐赠大额款物的校友中,比较突出的是:在湖北二汽工作的1972届高中校友徐平捐赠了两辆二汽轿车;在北京律师事务所工作的邢修松校友捐款十万元人民币;1980届高中二班丁祖武等共捐款六万元人民币,该班在芜湖奇瑞公司工作的尹同耀与鲁付俊两人也各捐款五万元人民币;1959届高中校友方馥生捐款一万元人民币。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刘远明老师在捐赠方面做出了独到的贡献。他热心学校百年校庆筹备工作,积极向“校庆办”提供信息、资料,联系校友,为办好校庆进言献策,表现了一位老教师的高风亮节和对学校的深情厚谊。他向学校图书馆捐献了自己收藏的近200册珍贵图书,其中有重要辞书、有古籍善本、有名人著作等。这些图书具有较高的文学与史料价值。在他的宣传和鼓励下,他担任班主任并任教的1980届高中一班葛际标一人就捐了一百万元人民币给母校,该班马丰利捐赠五万元人民币,该班李峰捐赠价值四十余万元人民币的现代越野汽车两辆。为纪念母校百年华诞,该班54名校友还出资三十五万元人民币,购买了以银杏树等名贵树木54棵,在学校小河南边建成“菁莪林”,刘远明老师自己也出资五千元参与其中。现在,栽植的树木已枝繁叶茂,蔚然成林,成为一中校园的新景点,也为百年校庆活动增色添彩。第六是在设置“校庆书画展”与“校史陈列馆”工作中,“校庆办”几位老师也是操心费力,付出了很大的辛劳。对这次母校的百年华诞,很多校友热情高涨,他们之中有书画才能的泼墨挥毫,奉献了不少书画精品。我们班的程绍能同学也写一条幅,其字如行云流水、潇洒自如。我曾看过这些书画作品,可谓百花齐放,都以不同风格形式抒发了对母校的热爱之情,表达了对百年校庆的祝贺之意。只可惜当时未来得及将此书画作品印出一画册,便于大家欣赏留存。“校史陈列馆”准备较早,这次是再次征集,选取与布置。主要由学校安排专人负责。但是,“校庆办”在前期征集中也是费了很大功夫的。我自己也奉送了作品参展。我们同届的 洪作智同学对过去在读书时的一些证件保管较好,这次送来参展,真是宝贵的历史资料。大家去陈列馆看到一张张褪色的照片,一件件发黄的证件,一本本布满印痕的书籍,这些展品无不印证校友们的心血。看到这些陈旧的物件,缩微的模型,大家抚今追昔,不胜感叹!2011年 10月2日下午,在校庆活动报到现场,每位来此报到的学校教职工与各届校友都会领到一个沉甸甸的文件袋,里面装有四本书:校史册、校友回忆录、画册与校友通讯录。大家看后无不兴高采烈!可是,在欣赏的同时,可要记住这些作品是凝聚着“校庆办”各位老师的心血啊!百年校庆,收获满满!巢湖一中领导对“校庆办”几位老师的辛勤工作十分满意,给予很高的评价。在校庆结束后,学校批准让他们去祖国宝岛台湾进行一周时间的观光旅游,以表示对他们的慰问。至此,“校庆办”的工作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如今,原来在一中“校庆办”工作的王元礼、李盛源、朱儒奎及刘远明几位老师都在家颐养天年了,朱鹤年先生还是精神矍铄、辛劳耕耘在文化田园,陈青华这位年轻能干的女将还在一中办公室尽职。我衷心祝愿他们老者健康长寿,年轻人再有作为!大家万事吉祥!最忆是巢州

本文出自快速备案,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

本文永久链接: https://kuaisubeian.cc/38593.html

kuaisube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