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者网、科技日报、钱江晚报2月25日,第11届罗马尼亚数学大师赛(简称RMM) 于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闭幕,最终成绩揭晓,以色列选手排名第一,而中国队无一人获得金牌,最好成绩是获得银牌的第15名,总成绩排名第6。长期以来,中国选手在国际数学竞赛中的实力有目共睹,就连近年来在各项数学赛事中表现突出的美国队,也一直因为队伍中不断增添的华裔面孔成为话题。然而,为何此次中国选手却集体失利?该问题在国内社交媒体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罗马尼亚数学大师赛 ,是由罗马尼亚数学会主办的国际邀请赛,于每年2月份举办,被称为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难度最高的一项赛事,也是我国以国家队名义组队参赛的3项中学生数学国际赛事(IMO、RMO、RMM)之一。“天生数学好”的华裔群体基本从不缺席类似比赛。仅从罗马尼亚数学大师赛的队伍来说,美国自2015年起,基本包揽了冠军,而其中拿金牌的选手或多或少都出现了华裔的身影。2019年的比赛中拿金牌的美国选手有3名,其中1名是华裔。2016年的比赛中拿金牌的美国选手有2名,其中1名是华裔。2015年的比赛中拿金牌的美国选手有3名,其中1名是华裔,此外还有一名华裔拿银牌。就连带队老师也是华裔人士罗博深,根据公开资料介绍,罗博深出生于1982年,2015年起成为美国国际奥数团队的教练。再拿IMO(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举例,2015年的比赛是美国时隔21年再获冠军。当时,美国队的夺冠被《华盛顿邮报》认为意义堪比1980年那场“冰上奇迹”——当年,美国冰球队战胜垄断奥运冰球金牌长达40多年的前苏联队,引发震动。IMO美国队多年的领队和教练冯祖鸣坦承,当时折桂的美国队中有华裔学生。美国队的华裔选手尚且如此强悍,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中国队的数学实力应该更强了。所以,得知中国选手这次未获金牌的消息后,不少网友对此表示不满,甚至把失利的原因,和之前教育部取消奥赛和升学挂钩联系到一起。据工人日报报道,2001年,教育部发布奥数禁令后,2010年,北京、广东、河北、浙江、江苏等地也陆续采取措施,禁止举办奥数班、叫停“奥赛”。2016年初,北京市教委又发文明确要求公办学校“不得将各种竞赛成绩、奥数考试成绩、奖励、证书等作为学生入学的依据”。去年3月,教育部为了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科学选拔人才,确保高校考试招生公平公正和规范有序,印发《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全面取消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省级优秀学生、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等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取消了“高考加分”,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相继公布的“丘成桐数学英才班”、“数学英才班”却直指竞赛生。根据招生简章,北大2018年数学英才班招收“有志于从事数学研究的普通高中二年级在校学生”,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中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取得优异成绩者;有数学特长,并在国内外数学专业相关学习实践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者。有网友认为,竞赛升学一取消,不仅直接导致了不少竞赛班的叫停,不少人对竞赛的关注度也直线下降,即使是“数学英才班”也挽救不了什么。事实上,罗马尼亚数学大师赛自2008年起举办,而当时,中国各省市对奥赛禁令的实施也早已开始。而且,从历年的数据可以看出,中国队在比赛中的成绩一直有起伏。根据维基百科信息,中国队是从罗马尼亚数学大师赛举办的第二年(2009年)开始参赛的,从2009-2017年(2018年中国队未参赛),中国队总成绩共获得2次第一名(2009年和2012年),一次第二名(2010年),2次第3名(2015年和2017年),另有5次成绩排名在3名以外。具体来看,也并不是每一届都有选手获得金牌。在2013年和2015年,中国选手的最好成绩都只是银牌,团队总排名也分别掉到第13名和第12名。数据均来自RMM官网及民间统计,其中第八届有三名同学信息不全。 图自@自主招生在线今年的比赛,中国队总成绩从2017年的第3名掉到第6名,且无一金牌,有细心的网友发现了队员们成绩的特别之处——中国选手几乎被第三题“团灭”:除了其中一名同学拿了1分,另外5名同学全是0分。而获得金牌的9名其他国家的选手,有7人这一题满分。就是这道组合题,让中国队“全军覆没”:网友们认为,中国队前两名拿银牌的选手,除了第三题,其他题目的成绩都是满分,正是这一题,被其他人拉开了差距,“否则会是一堆金牌的老大”。因此,有网友认为,中国队这次“短板明显”,失利或许是因为备考不到位。金牌教练: 过度培训埋没人才据钱江晚报报道,罗马尼亚数学大师赛向来被认为是目前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难度最高的一项国际赛事。该比赛面向全世界中学生举办,邀请在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IMO)中成绩突出的国家参赛。据悉,中国每年由数学冬令营中获得团体第一、第二的省份组队参加这项赛事。今年的中国代表队,由上海负责组织。在杭二中的数学金牌主教练赵斌老师看来,此次中国队在罗马尼亚数学大师赛上的成绩属于“表现正常”。“人家一直在进步,我们可能仍停留在原先的培训模式上。相比于美国队的选拔机制和训练方式,我们没有与时俱进。”宁波镇海中学的数学国际金牌教练沈虎跃认为,中国的奥赛培训受教育政策的影响比较大,带有比较重的功利性。赵斌老师则认为,数学是其他学科竞赛的基础,“学校里从事物理竞赛的、信息学奥赛训练的老师,都是从数学好的学生当中挑选苗子,而不是只看重本学科的成绩。”不过,他反对过度的数学培训,特别是小学阶段的“全民奥数热”更是完全没必要。“能够参加学科竞赛的学生,只是少数人,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这才符合教学规律,但现在家长普遍盲从,让孩子做他们不喜欢的事。”赵老师说。他打了一个比方,杭州地区只有5000个孩子适合进行奥数培训,但一下子涌进了2万人。这多出来的1.5万人,当中绝大多数是不喜欢学奥数的,他们的成绩的确也能够通过培训得到提升。这就会出现这样的一个结果,那些真正适合学习奥数的人才,在众多学生中成绩并不十分突出,于是就被埋没了。“我觉得,适当的培训是有必要的,学生的成长应该是一种自然状态,而不是拔苗助长。”赵斌说,这种过度的培训违反孩子的成长规律,好苗子被埋没,导致真正的数学人才无法脱颖而出。长此以往,这对数学学科的发展是不利的。本期编辑 邢潭推荐阅读
本文出自快速备案,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