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推广服务公司(中国最大)

2013年,世界医疗设备巨头西门子医疗突然起诉一家中国企业。医疗器械企业之间,知识产权纠纷不断,打官司是常事。但这次西门子起诉的事由却是三名前员工违反同业禁止协议,起诉的对象,是新成立的上海联影。联影的创始人张强2010年从西门子医疗离职。在大型医疗设备领域,GE医疗、飞利浦医疗、西门子医疗三家合称“GPS”,是业内熟知的三巨头,纵横全球几乎没有碰到过对手。但在中国新一轮医改启动的那一年,张强想做些自己的东西。10多年过去,联影已经成为国内最有资格挑战“GPS”的大型医疗设备企业。2021年12月31日,联影向科创板递交的招股书获受理,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和中金公司。联影在“GPS”的压力下慢慢长大了,但还没有像“GPS”那样强。这一轮医疗设备国产化替代的浪潮中,可能是联影变强的机会。伴随政策起跑的联影2010年,张强从西门子离职,联合薛敏创立了联影医疗,落户于上海嘉定工业区。张强此前在西门子医疗先后任美国东南区市场开发总监、西门子医疗中国磁共振事业部总经理。在“GPS”三巨头占据九成以上市场的2010年,张强成立联影,的确很有想法。同样卖设备,大型医疗设备的单价在200万元至2000万元不等,国内一些中小企业的产品根本卖不上价。据中国医药物资协会《2013中国医疗器械蓝皮书》,进口医疗设备的价格普遍高于欧美日等原产国50%-100%。长此以往,国内患者的就医费用居高不下,医疗器械的国产化替代迫在眉睫。迎接国产化替代,这可能是联影的成立初衷之一。果然,联影成立刚两年便迎来了发展的第一个风口。2012年2月,《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十二五”专项规划》出台,提出要对创新医疗器械设置特别审批通道。当年5月,原国家卫计委展开了首批国产医疗设备遴选,并在8月就推动了三甲医院应用国产医疗设备。在政策的助推之下,2014年,联影向市场推出了6款自主研发产品,涵盖1.5T超导MR、16层CT以及悬吊数字DR等,其中3.0超导MR和96环超清高速PET-CT可算是当期业内的首创。“中国高端医疗产业需要你们这样的排头兵,弄潮儿!”这是高层领导对联影的寄语。这样精准踩到时代的脉搏,可能令中国医疗设备领域的“老大哥”万东医疗也自愧不如。国产替代迎来狂奔的机会成立近10年里,联影医疗可谓战果累累。据招股书,联影医疗在医学影像设备、放射治疗产品、生命科学仪器布局了完整的产品线,累计向市场推出70余款产品,入驻国内近900家三甲医院。联影虽然推出了大量产品,不过账上长期处于亏损。2018年、2019年,联影医疗的扣非净利润分别为-3亿元和-2.55亿元。长期亏损,何以为继?除向社会进行融资外,政府补助的作用也不可小觑。据统计,2018年-2021年上半年,联影医疗获得的政府补助累计达10亿以上。联影的背后,站着的是上海国资的投资平台“上海联和投资”。上海联和投资曾与麻城影健、上海信投等公司向联影医疗采购27台医学影像设备等产品用以捐赠,合计价值超5500万元。但进入2020年,联影的亏损状况有所缓解。2020年,联影CT机售出了1277台,销量涨幅达107.98%;XR卖了1699台,涨幅达121.94%。这一年,联影医疗营收57.61亿元,扣非净利润达到8.78亿元。疫情推动了国产大型医疗设备的大规模应用,也再次让“国产替代”成为行业都在讨论的话题。联影迎来了机会。高端产品差距明显胡润研究院《2021全球独角兽榜》中,中国排名第一的就是联影。早在2018年估值就超过50亿美元。2019年科创板推出后,联影成为最被看好的科创板潜力企业。联影背负着国产化替代的重任,的确与国内同行拉开了明显的距离。但客观的说,创下多项国内第一的联影,实力与“GPS”之间的差距仍在。联影目前还没法摆脱核心元件的外部依赖。据招股书,联影旗下的MR产品、CT产品、XR产品、MI产品及RT产品中均有重要零部件需要向外企采购,如生产用的X射线管和平板探测器,部分球管和高压反应器、磁控管等。自有能力的薄弱,让联影的设备没法在高层次上与“GPS”竞争。以MR设备为例。2020年,联影医疗在中国MR设备市场的占有率达20%以上,行业排名第一,但在高端的3.0T及以上MR市场上市占率就略低了,“GPS”占据80%以上,碾压式夺得大额市场。CT行业如出一辙。2020年,联影医疗在中国CT设备市场的占有率达23.7%,位居第一。不过分类来看,联影医疗多布局在64排以下的CT市场。在64排及以上CT的市场中,联影医疗市占率仅为14%,GPS再度夺得60%以上份额。越是高端的设备领域,联影与GPS之间的差距就越明显。要真正实现超越,除了要在研发上硬刚外,销售也是其中的重中之重。2018年-2021年上半年,联影医疗的销售费用和和研发费用基本持平。大型医疗设备的研发本身就耗资巨大,再加上销售范围扩大,对资金的要求极高。联影此次IPO,拟募资124.8亿元,主要用于5个项目:下一代产品研发项目、高端医疗影像设备产业化基金项目、营销服务网络项目、信息化提升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其中接近一半的资金会花在新型MI、MR、CT等大型设备的开发上。上市成功后,联影医疗有望比肩迈瑞医疗,踏入千亿市值高地。人才策略值得深思医疗器械领域,专利和人才的争夺战已成家常便饭。成立已有10余年的联影医疗,自然也少不了诉讼纠纷。联影和西门子医疗的纠葛是从2013年开始的。西门子医疗前员工余某、张某、倪某曾于2008年在公司完成“一种无线槽MRI超导磁体集成钢芯机构”的发明报告。但在2013年,联影医疗提交了“一种磁共振超导磁体集成线圈“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且被授予专利权。西门子医疗认为:联影的专利与自家三名前员工在职时研究的技术方案完全一样,认为联影的行为属于不正当竞争。联影方面则认为,西门子医疗所提出的技术,已经被评审为“不具备作为发明提交的条件”,因而属于“公知技术”。最终,案件以西门子医疗败北而结束。联影的创始人之一张强是从西门子医疗出走的,联影医疗的多位高管其实也与西门子医疗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监事会主席万莉娟, 高级副总裁夏风华、JUN BAO、俞晔珩、副总裁吕云磊、汪淑梅, 项目管理总监王洋,磁共振事业部总裁李国斌,计算机断层扫描事业部副总裁胡玮……这些核心骨干在加入联影之前均效力于西门子医疗旗下。对于想要成为国产化替代“一哥”,联影医疗想要在巨头比拼时“超车”,想要有超越性产品,前提是培养出具备行业认可的人才。本土人才的培养会是一场长跑赛,“归化”可能不是最好的方案。

本文出自快速备案,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

本文永久链接: https://kuaisubeian.cc/36270.html

kuaisube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