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推广(企业文化建设)

关注【本头条号】更多关于制度、流程、体系、岗位、模板、方案、工具、案例、故事、图书、文案、报告、技能、职场等内容,弗布克15年积累免费与您分享!阅读导航→01 企业文化建设管理流程02 企业文化宣传管理流程03 企业文化建设管理制度04 企业文化传播管理规定05 企业文化活动管理办法内部控制企业文化建设管理流程企业文化宣传管理流程企业文化建设管理制度企业文化建设是指企业文化相关理念的形成、塑造、传播等一系列的过程。为避免企业文化建设重口号轻落实,企业应就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制定相应的制度规范,对该项工作的具体落实予以规范。企业文化建设管理制度第1章 总则第1条 目的。为规范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管理工作,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建设氛围,促进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管理工作健康有序推进,同时加强员工对公司企业文化的认知程度,鼓舞和激励公司员工,特制定本制度。第2条 适用范围。本制度对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发展的内容与实施做出规定,是公司开展企业文化工作的依据。第3条 职责划分。企业文化建设由人力资源部负责组织实施,行政部和市场部人员协同人力资源部组织实施。第4条 术语解释。企业文化是指公司在发展中长期形成的共同理想、基本价值观、管理哲学、作风、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总称,是公司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的总和。第2章 职责分工第5条 公司总经理职责如下。1.审议确定公司企业文化核心内容。2.审批公司各项企业文化管理制度。3.审批公司企业文化发展规划。4.审批公司企业文化年度工作计划。5.对相关企业文化的各项重大事项进行决定。第6条 公司人力资源部是公司企业文化管理执行机构,在公司总经理领导下开展工作,其职责如下。1.研究和制定公司企业文化核心内容。2.制定公司各项企业文化管理制度。3.制定公司企业文化发展规划。4.制定公司企业文化年度工作计划。5.制定公司对内对外宣传规范,并监督执行。6.组织进行对公司企业文化重要议题的相关研究。7.开展公司对内对外企业文化宣传,组织公司企业文化活动。第7条 各部门应配合人力资源部完成企业文化构建与宣传工作,并给予大力支持。第3章 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第8条 参与性原则。全体员工要积极行动,踊跃参与公司文化的建设工作,务必扫除企业文化建设的空白区域。第9条 导向性原则。各部门在公司文化建设和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实践中,必须始终围绕公司安全核心理念,营造正确的企业文化舆论氛围,旗帜鲜明奉行并宣扬公司所倡导的理念和行为,坚决果断地反对和批评不利于公司发展的思想和言行。第10条 关联性原则。各部门要创造性地把企业文化建设与部门日常工作管理结合起来,联系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推进公司文化建设。第11条 持久性原则。公司文化建设是个渐进而漫长的过程,各部门、各单位要积极教育、引导员工,有决心、有耐心、有信心,打好企业文化建设攻坚战,切实将企业文化工作纳入本部门的总体工作计划中去进行落实,从组织、人员、经费、物资等方面给予充分保证,不断完善,持续提高。第12条 效能性原则。各部门要从实际出发,统筹人力、物力、财力等诸多因素,加强成本意识和成本管理,通过灵活多样的渠道,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效益。第13条 协调性原则。企业文化建设是个系统工程,各部门应牢固树立全局意识,互相支持、密切配合,在公司文化推进过程中听从指挥,服从调配,发挥整个文化宣传网络的最佳效应。第14条 合法性原则。各部门在企业文化传播渠道的建设和宣传的过程中,必须按照国家法律法规有关规定进行。第4章 企业文化建设内容第15条 打造公司外部形象表层文化;进一步完善公司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持续推行公司的有效管理,夯实管理基础,着力打造企业管理中层文化;着力培育公司与广大员工的共同利益体,努力形成企业与员工的价值观念一致,以企业文化指导员工的思想,推动企业的发展。第16条 以安全文化建设为公司文化活动突破口,加强员工企业安全核心理念、制度操作及规范、岗位应知应会、案例教育和员工手册等宣传教育,并以此为核心不断逐步增设新内容。第17条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活动中典型人物和先进事例宣传,营造员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浓厚氛围。第18条 人力资源部应加强员工的先进事迹、外部优秀企业文化建设案例、公司文化的格言、警句、故事等公司文化宣传重要素材的收集整理,建立并丰富公司文化案例库。第19条 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员工积极撰写公司文化活动开展的心得和读书体会,择优编发通讯,并向外推荐优秀稿件,作为员工交流企业文化建设心得的平台。第20条 人力资源部应依据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总体规划要求,按照本公司文化活动安排部署,统一组织开展企业文化建设活动和内外宣传工作。第5章 企业文化建设途径第21条 领导垂范。各级领导者应深刻理解公司文化,言谈举止对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所起到重要的示范作用,通过说服、协商、参与、命令、榜样等方式有意识地将文化融入日常行为,以身作则,推广公司文化。第22条 培训教育。培训是集中、系统的教授过程,可以迅速地在广泛范围内形成学习气氛,实现宣传效果。各部门在组织参加公司文化培训的同时,还应把企业文化培训纳入本部门的内部培训工作体系,统筹安排,全员培训。第23条 舆论导引。舆论可以营造氛围,引导行为,通过舆论宣传可以统一意识,宣传文化。各部门应通过各种会议、利用公司网站、广播、橱窗等,对公司的核心理念、经营理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进行宣传和引导,形成企业文化宣传的良好氛围。第24条 行为激励。对于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充分体现公司精神、作风的行为,各部门不仅要建立奖励机制,公司每年也将进行一次表彰,以强化员工对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将企业文化逐步内化为员工的理念。第25条 树立典范。员工的行为规范是企业文化的外化形式,直接表达了公司的行为准则和价值取向,各部门应根据企业文化要求,不断完善、健全规章制度和考核奖罚机制,确保企业文化活动有序开展。第26条 造就楷模。楷模是企业文化的人格化象征。各部门在塑造先进典型的过程中,要结合公司文化活动内容一并考核,促使员工成为先进典型的同时,也是企业“文化标兵”。第27条 利用事件。重要事件是表明公司态度、宣传企业价值理念的良好机遇,同时也体现了企业文化。为此,各部门应密切配合公司的行为和表态,把握企业内外部重大事件的发生时机,以公司的具体行动表明企业的理念。第28条 活动感染。团体活动以互动、轻松的方式营造了无界限的沟通氛围,使个人的理念在团队活动中得到感染和升华,从而在活动中达到相互影响、相互交流,改变固有的思维定势,认识企业的文化理念。各部门、各单位除积极支持配合公司组织的相关企业文化活动外,还应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创造性地开展企业文化建设活动,加强对本部门、本单位员工的思想、观念、行为的影响与塑造,增加内部凝聚力。第29条 形象塑造。形象与文化密切相关,树立和传播企业的形象可以引导和约束员工的行为。各部门在进行企业形象塑造、展示和传播时,应注重加强员工对企业形象的认知,各项工作必须严格遵循公司企业形象的相关规定,自觉维护企业形象。第30条 建立礼仪。公司礼仪是企业特有的文化活动,可以向员工传递明确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念。各部门必须遵照公司礼仪的统一规定,或参与公司组织的,或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因地制宜开展的相关的礼仪知识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的礼仪修养。第6章 企业文化培训第31条 培训是公司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活动之一,并以此促进员工学习并熟知公司文化。此外,还可以通过知识竞赛、座谈讨论、撰写心得等多种方式,促进员工学习企业文化。第32条 结合公司实际,对各级人员的公司文化培训应有所侧重,具体不同人员的文化培训侧重点如下表所示。第33条 公司每年至少组织2次企业文化宣讲竞赛活动,并对优胜者进行奖励,同时利用各部门安全学习时间,组织宣讲优胜者参加企业文化巡讲。员工参与公司宣讲的情况和成绩进入员工企业文化培训考核档案。第7章 企业文化建设考核及奖惩第34条 公司对各部门企业文化建设活动的开展情况和落实效果,每半年进行一次检查和考评,并对在活动中考核评选出的优胜部门,在给予一定物质奖励的同时,授予企业文化建设“流动红旗”。第35条 在每半年进行一次检查评比的基础上,公司设立企业文化总经理年度特别奖,用于奖励对公司文化建设中具有突出贡献的部门或个人。其奖励标准为:部门5 000元,个人1 000元。企业文化总经理特别奖由人力资源部部和相关部门根据活动开展的质量和效果决定,由总经理颁发。第36条 企业文化建设活动开展不积极,落实效果差,考核不合格的部门,除给予通报批评外,对部门主要负责人罚款200元/次。影响公司文化建设,给公司文化造成不良影响的个人、部门,分别罚款100元/次、500元/次,其个人罚款由当事人承担,集体罚款由责任部门的负责人分担。第37条 在外聘成熟人才时,应依据企业核心管理理念严把招聘关。引进人才时,不仅要强调人才对公司文化的认同,还要把企业文化的归属作为外聘人才的考核指标。对不符合公司文化要求的人员和对公司文化产生不良影响的人员,应及时提出辞退建议或解除劳动合同。第8章 员工的权利与义务第38条 企业文化建设员工的基本义务。1.公司举办的各项活动,积极参与,并遵照统一的规定,服从安排。2.活动期间不得无故迟到或缺席,违者严格按公司相关制度进行处理。3.义务将企业文化和日常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自觉遵守公司相关规定,争做企业文化使者和维护者。第39条 企业文化建设员工的工作职责。1.高层管理人员。身体力行、以身作则,积极参加公司文化各类活动,利用各种场合和形式,积极宣传公司文化,化重要性的认知和外部影响力,并在人员配备、运作资金等方面予以支持。2.各级中层管理人员。坚持提高员工对企业文将企业文化建设纳入日常工作管理,统筹安排本部门或本单位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把企业文化考核指标作为员工业绩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3.各级管理人员。注重自身素养提高,积极参加活动,言传身教,起好表率和带头作用。4.普通员工。主动接受公司组织的企业文化知识培训,认真学习相关企业文化读本,严格遵守公司倡导的各项理念,积极同违反公司文化理念的行为作斗争,结合本职工作,踊跃参与企业文化各类活动。第40条 员工参加企业文化建设的权力。1.员工有权利参与公司组织的企业文化相关知识培训和企业文化活动,公司或单位不得无故拒绝或拒不执行。2.员工有权利对所接受的企业文化培训组织者和培训效果提出批评和改进意见。3.经批准参加公司文化培训和相关活动的员工,有权利享受公司为受训员工提供的各项待遇。4.员工有权力向相关部门或管理人员提出改进企业文化活动效果的建议和意见。第9章 附则第41条 本制度由人力资源部制定,经董事会讨论通过后实施,其解释权归公司人力资源部所有。第42条 本制度自 年 月 日起试行。内部控制企业文化传播管理规定企业文化传播管理规定第1章 总则第1条 目的1.为公司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2.为公司创造文化品牌,提升产品或服务品牌的附加值。3.增强客户或消费者对公司和品牌的忠诚度和依赖感。4.用企业文化的感召力影响社会。第2条 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公司企业文化宣传事项管理。第3条 责权划分企业文化宣传由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实施,公司其他各业务部门配合实施。第4条 术语界定企业文化传播是公司通过各种媒介向内部员工和社会大众传递自己的企业文化的过程。第5条 传播对象1.公司内部传播对象主要为公司全体员工。2.公司外部传播对象主要为公司客户、公司外部媒体机构以及政府的相关职能部门。第2章 企业文化宣传内容与方式第6条 企业文化传播内容企业文化传播内容主要包括7方面,如下所示。1.企业价值观。企业价值观是指企业及其员工的价值取向,简言之,即对事物的判断标准。2.企业经营哲学。企业经营哲学就是企业的指导思想,体现出企业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3.企业精神。企业精神是指企业所拥有的一种积极向上的意识和信念。本公司的企业精神主要包括爱企精神、创新精神、竞争精神、服务精神、团结精神、民主精神6种。4.企业的道德规范。企业的道德规范是用来调节和评价企业和员工行为的规范的总称。5.企业制度。企业制度即是企业行为的规则总和。6.企业产品。企业产品的质量以及企业的质量意识反映企业文化的内涵。7.企业环境。企业环境是一个企业精神风貌的直接体现,良好的环境激发员工“爱企业如家”的自豪感、献身企业的责任感。良好的环境是建设企业文化的开始。第7条 企业文化传播途径企业文化传播途径主要包括5种方式,如下所示。1.会议传播途径。会议的类型很多,例如行政工作会议及工会、企业工作会议、部门工作会议、车间工作会议及班组会议、电视电话会议及网络会议。它是企业文化宣贯推广的过程。2.日常管理传播途径。日常管理过程中,公司管理者应运用企业价值观来指导员工日常工作与学习,运用公司制度来衡量员工日常工作与学习。3.教育培训推广途径。通过企业文化培训,可以不断把文化理念植入员工的心里,改变员工的心智模式,促使员工依着企业文化理念去执行任务与完成工作,形成良好的企业氛围。4.媒介传播途径。媒介可分为对内传播媒介与对外传播媒介。对内传播媒介涵盖了企业的局域网、有线电视台、广播、报纸、简报、室内外看板等;对外传播媒介涵盖了地域性、全国性与国际性大众传播媒介、产品及包装设计等。5.活动传播途径。通过企业举办的各种文化活动进行传播、渗透,例如,举办先进个人与团队的评比与表彰、技术比武、安全演练、岗位练兵、拓展训练、征文活动、演讲比赛、运动会、文艺晚会等活动。第8条 企业文化传播注意事项1.在对内传播时,要重视企业内部的非正式组织对传播企业文化的作用。非正式组织在任何上规模的公司中都存在,它的作用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人力资源部企业文化管理人员要对其要加以引导、利用,使之起到传播企业文化正面效果的作用。2.要防止企业文化传播中的变异和虚假化倾向——讹传。3.注意消除内外部流言和谣言,防止流言对企业文化的侵蚀。人力资源部企业文化建设人员在遇到各种危机事件时要及时、妥善处理,不给流言和谣言提供机会。第3章 附则第9条 本规定由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制定,其解释权和修订权亦归人力资源部所有。第10条 本规定自审批通过之日起执行。内部控制企业文化活动管理办法本文由弗布克原创,版权归属弗布克,欢迎转发,禁止转载,抄袭、洗稿,侵权必究。领取本资料的Word、PDF版完整内容方法:1.本资源编号:641。2.关注+评论+转发,然后私信“资料”。

本文出自快速备案,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

本文永久链接: https://kuaisubeian.cc/35807.html

kuaisube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