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品上市推广(刘春雄)

接上篇文章:刘春雄:双货架:小门店,大运营(上)3、小门店,双货架,大生意近几年,在电商进入增长平缓期时,线下门店风景各异。传统KA店客源流失仍然很严重,但小店客源回暖。KA店是计划购买,电商也是计划购买。两者重叠比较大,客源持续流失可以理解。线下小店是即时消费,便利特别重要。过去,便利就是步行5分钟、10分钟,最多15分钟。盒马NB提出的“15分钟便民,30分钟到家”是对销售场景的合理把握。步行5分钟、10分钟、15分钟,这是可以做到高频社交的商圈半径。在这个商圈半径中,把线下强关系延伸到社群,再连接到网络不是难事。只要连接到网络,就是无限货架。无限货架的“无限SKU”让强关系的商圈关系变成高黏性的线上交易关系,同样不是难事。小门店,双货架,意味着可以预售或无货销售。在渠道数字化的“六双体系”中设定了一个机制:既按交易主体分配利润,也按流量入口分配利润。那么门店无货,比如新品,上市即按F2C方式运作,只要用户是经过门店的流量入口进来的,仍然可以分配利润。双货架意味着小店不因面积小而生意小,也不因地段差而业绩差。双场景、双货架为小店可供了一种可能:只要能够提供足量的用户流量,不管是否有店面陈列,不管是否有资金进货,都可以做成大生意。店面最大的价值,一是建立关系,形成私域流量;二是近距离交付。对于厂家来说,协助小店做大生意就是赋能。当赋能是一种空洞时,比如数字化赋能,零售店无感。当赋能变成“有感增量”和“有感利润”时,小店就能感受实实在在的赋能。4、渠道SKU漏斗假设一家快消品龙头企业有500个SKU,一个区域经销商能够进货200个SKU就相当不错了。大型零售店也许能够进店50个SKU,小店进店3-5个SKU已经相当厉害了。上面讲的就是渠道SKU漏斗。漏斗的入口很大,但最后漏下来的很少。因此,有人把通路称为“阻路”——阻碍SKU进入下一个渠道。新品上市时,渠道漏斗更明显。渠道每个成员都可以找一个理由否决新品进入下一个渠道。这种现象也叫渠道的“层层否决”。线下渠道的漏斗现象暂时难解。但是,线上货架可以是全SKU上架,可以基本消除渠道SKU漏斗现象。特别是新品上市时,通过F2C模式一步触达C端,实现渠道拉动。渠道拉动就解决了渠道层层否决现象。线上销售这么好,线下凭什么不进货?这就是渠道拉动的原理。5、线上货架运营线上货架,流量主体是零售店。这是由F2B2b2C模式的bC一体化特征决定的。除了新品上市、重大推广活动等特殊情况外,可以有三大运营方式。第一种运营方式:门店现货的b2C运营。门店有现货,用户下单后只需完成交付即可。门店单独完成运营。第二种运营方式:经销商现货的B2C运营。如果门店无货,但经销商有货,完全可以由经销商运营,履行交付职责。在中国县级经销体系之下,经销商交付基本是同城交付,需要提醒用户交付延迟时间。第三种运营方式:厂家现货的F2C运营。当门店和经销商都无货时,只有厂家(品牌商)履行运营、交付职能,同样要提醒用户交付延迟时间。厂家交付时,如果货在总仓,交付时间长;如果货在区域仓,交付时间短一点。需要说明的是,无论谁是用户运营主体,面向用户的界面只有一个。用户无法分辨谁在运营,也不关心谁在运营。运营的分工是厂商店的内部分工,所以,厂商店三方一体,需要工作流程保障。作者:刘春雄

本文出自快速备案,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

本文永久链接: https://kuaisubeian.cc/34911.html

kuaisube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