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京东云推出及更新多达300款产品与服务,累计建基地及落地城市云超过50个,注册用户超过87万,超过4万企业用户,实现100%云上订单。互联网人嘴上总是挂着的云计算、5G、AI等等名词,是怎么为我们的生活服务的?最日常的一个例子是,春节抢红包。在今年春晚,抖音红包面临的是以十亿计算的流量高峰——实时、高并发,对服务器带来的压力是巨大的。同样,双十一、618等购物节也是一样,当年阿里正是因为服务器无法承载高速增长的电商业务,才开始组建阿里云团队,支撑这些瞬时高并发需求的,正是云计算技术。从中国云计算产业开始萌芽到如今,十多年过去了,云计算技术和5G、AI等技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云计算为例,从2015年开始,“云计算”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后,就成为了国家战略中的常客。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规划和纲要草案将“加快数字发展,建设数字中国”作为独立篇章,进一步明确了发展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七大数字经济重点产业。底层技术的创新带动了云计算行业的高速发展。各种新技术层出不穷,云服务的部署形式也更加多样。从云计算的硬件底层——云服务器说起,云服务器也被称为虚拟服务器或虚拟私有服务器,是通过互联网上的云计算平台构建,托管和交付的逻辑服务器。在云计算基础架构中,主流的服务提供方式是通过虚拟化技术,将一部物理服务器切割成多个独立的虚拟服务器,以云主机形式供用户使用,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租用不同容量的计算和存储资源,从而可以达到弹性扩容缩容,资源利用效率大大提高,节省IT资源购置和运维成本。而发展到后来,使用云计算的企业越来越多,由于行业各不相同,不同企业对于虚拟机安全性、独立性的要求也都不同。在虚拟化、容器化的大趋势下,这些企业的需求又推动了云主机的更新迭代。以京东云推出的软硬一体虚拟化架构京刚为例,它全面支持云主机、裸金属云主机、原生容器。通过将虚拟化转移到专用硬件中进行加速,京刚可以极大的保留物理机自身的计算资源和性能,将虚拟化损耗降至0。更快的启动速度、更全面的性能提升、更稳定的高并发应对能力,使京刚成为云原生的最佳载体。与传统计算架构相比,它打破了物理机和虚拟机的隔阂,既保留了物理机的性能,又具备虚拟机的弹性资源。这样一来,对于那些行业较为传统、原本业务部署在物理机上的客户来说,就能够降低计算成本,最大化享用云资源。云主机的演变,仅仅是云计算落地到产业中后反哺技术的一个例子。随着底层技术的革新,云计算支撑着如物联网、VR/AR等新技术形态的诞生和发展,在未来的数十年中,这些产业将带领人们进入崭新的科技时代。深入产业是下一步中国云行业从2008年开始发展,其发展速度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是惊人的。据中国信通院《云计算发展白皮书(2019)》:2018年我国云计算整体市场规模达962.8亿元,增速为39.2%。预计未来几年复合增速在30%左右,到2022年我国云计算整体市场规模将超过2900亿元。目前,行业中出现了如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京东云等玩家。在云计算行业发展的前十年,云厂商们解决的基本都是上云的问题,即如何帮助企业将原有的业务迁移到云上运行。这带动了一批互联网企业和创业公司在公有云、私有云领域发展,中国云计算生态的版图也越来越大。当前,云计算行业主要分为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平台即服务(PaaS)、软件即服务(SaaS)三种服务类型,在公有云市场格局逐步形成后,一大批帮助企业客户上云、用云、管云的咨询服务商、系统集成商、软件开发商、销售代理商生态也随之形成。当前,我国云计算行业还处在初级阶段,在IDC对未来五年中国云计算技术发展路线的预测中,多云/混合云、云原生相关的预测超过一半。在商业落地方面,国内企业的上云意识已经初步培养起来,接下来在不同的行业、产业中落地才是各家厂商的战场。不过,市场机遇来临时,如果服务商没有准备好,那也是难以接住这样的机遇的。在初步已实现云化的企业中,如何与企业的业务更好地结合,为之提供包括从IT架构到核心业务的云服务,才是挖掘下一个巨量市场的关键。当前,我国云服务市场的大趋势是,随着IaaS层市场格局的相对稳定,且企业云化持续进行,不少企业由于业务体系庞杂,继续进行数字化转型,单一云已经无法满足企业从业务侧到安全测的需求。混合数字基础设施正是因此,成为近期云行业中的热门话题。不同的云服务厂商也借此趋势一展身手,希望凭借其产业基因和擅长的场景,提供差异化的服务。一品红药业公司的数字化转型,正是云厂商深入到产业中的典型例子。一品红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是一家集药品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创新型医药健康企业,聚焦于儿童药与慢性病药物领域,坚持前沿医药创新与高端药品研发,年均研发投入约占自研产品收入的10%,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是中国创新药20强企业。近几年,运用数智化技术提升企业效率,促进产品与服务创新,降低成本,已经成为医药健康企业构建核心竞争的重要支撑。作为较早一批拥抱云计算的企业,一品红的数字化转型同样提速。公司在集团层面快速制定了上云策略,目的是推动传统业务系统从数据中心迁移到私有云,并最后选择与京东云进行合作。2016年开始商用落地的京东云,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京东对外整体输出技术能力和解决方案的业务品牌,依托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大数据等前沿科技能力,提供包含公有云、专有云、混合云在内的多云、安全、可信赖的基础云服务,并面向企业、金融机构、政府等各类客户提供以供应链为基础的云上解决方案,助力产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尽管2016年才开始商用,但增速惊人,目前京东以已经发展到拥有全球最大规模Docker集群、Kubernetes集群和国内最大的GPU计算集群之一,建立的基地和落地城市云超过了50个。成立之初,京东云是为了解决京东集团内部电商和物流业务的需求而成立,因此高并发、业务稳定性是京东云的核心标准。京东云历经京东618、京东11.11、春晚等万亿级流量洪峰考研,云服务最高可用性保证达99.995%。这与医药行业对安全性、稳定性的要求也是一致的。在一品红项目中,一品红集团对IT基础设施升级的需求主要来自于两方面,一是数据中心资源池化,统一进行私有云云上部署,二是创建虚拟化桌面资源池,实现研发与办公网络的隔离。在医药行业,研发数据安全是红线。构建足够安全的IT环境对数据和知识产权等战略性资产至关重要。项目开始时,一品红研究院生物岛分院办公和研发终端都使用PC电脑终端,导致研发网络未能独立隔离,研发数据安全未能得到有效保障。如果按照传统的方式,建设两套终端网络,成本昂贵,管理不便,对外设USB也难以有效控制。为了解决以上问题,针对这一需求,京东云整合了一套桌面云解决方案,提供跨网文件交换系统产品方案,实现研发桌面的网络与外界逻辑安全隔离,采用网络策略控制访问和审计进行数据隔离,保证数据不被违规带出企业,彻底地解决了安全问题。同时,系统支持多终端的接入及多系统平台,只要有网络,员工随时随地可以进入企业办公环境,真正实现全员移动办公。不仅如此,通过集中部署,IT人员在信息中心就可以完成所有的管理维护工作,利用自动化管理流程,80%的维护工作将自动完成,有效降低维护成本。而在基础设施上,京东云构建了一站式敏捷专有云解决方案,对数据中心资源池化,通过云计算技术统一管理和运营,划分不同的功能组别,有效盘活资源,分别支撑企业应用、信息化系统、研发及办公系统,实现业务系统的快速灵活部署。“如果说药企们正在跑步入场数字化,那么京东云这样的云计算厂商则是药企进行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强外援’”。一品红药业信息中心负责人表示,对于高速发展中的一品红药业,京东云数字化解决方案很好地支撑了业务灵活动态调整。而随着一品红业务快速发展,京东云敏捷专有云还额外提供MySQL、微服务、容器平台功能,以及Redis、MongoDB、Kafka等服务,提供持续的版本升级和快速迭代,让客户能够使用更多PaaS层功能。像这样的数字化转型案例,只是云厂商们在产业中发挥的一小部分能量。截至目前,京东云推出及更新多达300款产品与服务,累计建基地及落地城市云超过50个,注册用户超过87万,超过4万企业用户,实现100%云上订单。在生态合作上,拥有覆盖多个行业领域超过2500家的合作伙伴,覆盖了互联网、电商、制造、能源、零售、物流、金融、医疗、教育、传媒、城市建设等全行业应用平台。后疫情时代的云产业,拼的是什么?经历了去年疫情,企业也更加意识到业务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未来,在不同的行业、产业中落地才是各家厂商的战场,唯有如此,云计算厂商才能抓住未来十年的战场。尽管疫情影响了各行各业,不过收到市场需求影响,云计算行业在去年迎来了逆势增长。去年疫情期间,包括政府、医疗、教育、制造、服务在内的非新兴行业无法在线下办公,类似Zoom、腾讯会议等应用在疫情期间暴涨,这也直接推动了这些企业的业务数字化转型进程。中国信通院的研究报告显示,2021至2023年,中国的云计算市场的年均增速在30%以上。除了全社会线上办公的习惯养成外,5G、IoT种种技术的飞速进步,意味着云计算技术还会持续繁荣相当长一段时日。那么,后疫情时代,云厂商拼什么?当下的云计算赛道已不能和前几年的同日而语——随着云计算生态版图越来越大,生态中的服务商已经有清晰分工,并且也分为不同的派系——有如阿里、腾讯、京东等互联网巨头系,以增速快、方案多元见长;而以华为、浪潮为代表的传统ICT阵营,则有多年硬件、软件方面和客户的积累。不过,不同派系的云厂商都在互相融合。互联网系厂商除了持续保持高增长外,也在通过底层研发、外部合作等方式补齐,并从原来的主要服务中小企业到如今的传统产业中去。ICT系厂商则大多保持底层技术研发优势,并积极求变,探索云计算的前沿趋势。其次,深入到产业中去,已经成为云厂商们的共识,也是下一个竞争的主场。而产业云不仅是“产业+云”,更是商业和技术的深度融合。当今,国内云厂商都在依托自身的优势寻找落地方向。在金融、教育、零售等数字化程度较高的中,已经有不少云厂商针对这些场景做出了行业云综合方案,以更好地帮助客户解决业务问题。以京东云携手蓝谷信息打造的“蓝谷云”为例,部署方式采用了“1+N”模式,即1个最小化云平台底座,“ N”个可选装的产品集合,建立了一套以私有云为基础、公有云为扩展的汽车产业混合云平台,主要解决了三个问题,一是提升了存储能力,提高了业务访问能力与可用性、敏捷性和灵活性。二是标准化云上接口,便于业务系统持续扩展和对接,为应用架构提供高可用、可扩展、弹性的基础设施。三是实现了 IaaS与PaaS解耦,支持独立部署,更加方便企业打造面向云原生应用的基础设施架构。依托蓝谷混合产业云平台,北汽集团及多家下级单位实现开发测试、准生产、生产三大基础环境全面投产,覆盖集团研、产、供、销、服多个环节的生产制造,为应用互联网化、微服务化、云化提供了适配的平台,支持业务快速迭代与创新。在未来,这样的合作会越来越多,不过落地到产业中,是漫漫长路。京东云公有云业务负责人表示,云计算技术落地到产业时,遇到的共性问题是技术和业务的衔接问题——即技术是否能够匹配产业中的趋势和要求。这就意味着云厂商必须去理解产业需求,客户也需要想清楚想要的效果和自身战略。此外,保持与技术发展趋势同频也很重要。近年来云计算领域受关注的多云管理、云原生等,也都是伴随着客户的需求而来,比如业务不希望放在单一云上,或者需要大量的云迁移工作等等。以京东云在去年推出的云舰T-PaaS平台为例,云舰基于混合多云架构建立,天然可以兼容多云平台,所有用户的PaaS层能力都能够基于此运行,业务也能够顺利在多个云间迁移。京东云IaaS产品研发负责人负责人龚义成表示,除了云舰代表的混合多云架构趋势外,未来软件和硬件的衔接程度越来越高,这也是京东云看重的方向。“一方面性能需要有更高提升,如果所有提升都通过软件实现,从性能稳定角度来讲性价比不算高;此外,底层研发方面,京东也做了很多芯片相关能力的储备,以应对云业务和自身业务需求的快速变化。”如此种种,都为云厂商接下来的战斗指明了方向和道路。疫情让云计算行业打开了新的局面,整个行业保持高速增长。随着业务竞争加剧,组织内部变化之快注定传到到前台中区。尤其在数字化时代,谁能更敏捷地支持业务,谁就更可能赢。另一方面,在庞大的国内市场中,市场局面和需求是多元而丰富的,这也为云服务商的发展提供了多种道路。而中国云计算行业当下的发展阶段,也注定了这是一场持久战,未来的谁将能拔得头筹——时间、技术和市场将会给出答案。
本文出自快速备案,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