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现场录音并参照PPT整理)2011年11月29日,“2011中国移动支付产业年会”在北京国宾酒店正式召开。主持人:下面,有请国家金卡办主任、工信部电子科技委副主任、中国信息产业商会执行会长张琪女士给我们做精彩的主旨报告,大家欢迎!张琪:尊敬的陈司长、代司长、梅秘书长,各位领导、业界朋友,大家上午好!首先感谢中国通信学会邀请我参加移动支付产业年会。我昨晚在办公室用了一宿的时间来准备今天的讲稿,因为我想讲点全新的内容。关于移动支付的启动,应该说是金卡工程建设遵照中央领导指示和要求,为实现“多功能卡应用”,在十年前率先开拓的创新应用。为推动这项工作,在07年成立了金卡工程多功能卡应用联盟,主要是把“四大金刚”,就是中国银联和三大运营商,再加上15个部门行业和我国IT业界的企事业单位,共同推动“一卡多用”。金卡办遵照中央领导的多次指示推行多功能卡,经多年徘徊探索,才选择了多功能卡应用的切入点就是手机移动支付。这项工作2007年在组织上得到落实了,刚才陈静司长讲这是创举,我觉得这种融合是大势所趋,技术在融合、应用在融合、市场在融合,我们的工作团队也应该融合!我认为在推动移动支付过程中,应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就是说标准必须先行、核心产品研发和产业化必须先行;必须为应用部门保证产品供给和技术支持。在2009年又成立了国家金卡工程移动支付标准工作组,它横跨23个部门行业和40多个试点城市,应该说也是国家级的。这个标准工作组目前是中国银联当组长,三大运营商和工信部电子四所,标准化所是副所长单位。09年成立到现在已工作了三年时间,做了非常艰苦细致的沟通与相互磨合,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展,也拿出了相关标准的一些初稿。在这个基础上,2010年末人民银行、工信部和国标委共同开会研究此标准。金卡联合团队已做了铺路的工作、基础工作,在此基础上我相信相关政府部门会支持和推动移动支付标准顺利出台。我今天主要讲四个方面内容:第一,金卡工程对移动支付应用的市场需求,从市场角度介绍移动支付是怎么来的,不是拍脑袋凭空想的;第二讲讲金卡工程移动支付标准化工作的实际进展;第三是我今天介绍的重点,既然是产业年会,我准备了120页的PPT片子,重点介绍国内研发和产业化的情况:标准的自主创新、核心技术产品研发及产业化配套、应用解决方案等等;在以上方面,我也推荐一批国内的重点企业和优秀成果,目的是让用户能够找到所需要的产品,能够使行业、地方的信息化建设或者移动支付应用系统建设,真正建立在自己产业发展的坚实基础上,更好的实现两化融合。第四,简单讲一下移动支付未来的发展。第一方面,关于金卡工程应用需求,这方面内容太多了,简单介绍一下。金卡工程始终在与时俱进的创新发展,18年迈出了三大步,首先是从电子货币银行卡应用起步。93年遵照江总书记提出来的,关于推广使用信用卡,解决大量现金流通的问题,从而启动了金卡工程。银行卡到现在已发行了24.2亿张,并在111个国家联网使用。我们用了17年的时间动员银行系统,从磁条卡改为IC卡。93年我们提出的方案就是IC卡,没有能实现,太超前了;2001年中国银联成立时,我们再次建议改用IC卡,由于种种原因仍未实现;在全球EMV迁移时,国家金卡办会同人民银行科技司在人大会堂联合举办研讨会,推动这项工作,收获仍不明显。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暴发,使金融监管和银行卡安全引起全球关注,提到更高层面来考虑,也迎来了国内银行卡结构调整和创新发展的新机遇。银行卡芯片化进程明显加快,据银行有关报道,各商业银行要在2-3年完成。金卡工程第二步抓的是智能卡应用,我国的七个行业大卡全部用的是智能IC卡,总计发行80多亿张,发行最多的是电信智能卡,主要是手机用的IC芯片卡,近40亿张;第二个是我国的二代身份证,公安系统采用非接触式IC卡换发,至今发行了12亿张,全部采用的是咱们国内厂商研发的产品,包括:核心芯片、芯片操作系统COS、各类读写器、应用软件和系统等;第三个是住建部的各种公用事业收费卡和城市交通一卡通;第四是我国社保部发行的社保卡;第五个是医疗卫生卡;还有中石油、中石化的IC加油卡,国家旅游局发行的导游卡,质监部门的组织结构代码卡和税务部门的报税卡等等,唯一一个没有发出来的行业大卡就是广电行业的卡,而去年广电总局也立了项,广电金卡从今年大力抓,而且在三网融合的大形势下抓广电金卡的应用方案。80亿张的智能卡,还包括金卡工程40多个试点城市发行的“城市一卡通”,或者叫“城市通卡”及“市民卡”,这些全是智能卡。怎么能实现24亿张银行(磁条)卡跟80亿张的行业(地方)智能卡的对接?实现跨行业的应用?这是中央领导的一贯要求,也是金卡办义不容辞的责任。这就要求银行卡加快芯片化的进程,否则资金的体外循环,或者是说监管失控,主要是因为银行采用的磁条卡,很难跟行业与地方发的智能卡结合,实现中央领导96年就催促我们一定要做的“一卡多用”。我们用了十年的时间选择突破口,进展不大,徘徊不前,就是因为所有行业大卡都没能结合于一卡,没有实现一卡多用。93年没实现;2001年银联成立前在总理专题办公会上再次提到这个问题,还是没能实现;这始终是我的一块心病!随着融合的大趋势现在我们很高兴地看到银行系统接纳了相关意见,刚才央行陈司长也说了,可能是在两三年之内全部实现芯片化。我觉得这是技术发展、应用创新和市场需求的大势所趋,也是我国银行系统、金融系统不断创新、进行结构调整和坚持科学发展的结果。所以我深信,金卡工程的100多亿张卡会实现更好的互联互通,在业务上实现多功能和智能化,使更多创新应用都能够实现。金卡工程“一卡多用”的切入点所以选择了移动支付,我们就是为了把24亿张的磁条银行卡和我们80亿张的智能卡能够实现对接、能够联网通用,更加方便百姓。所以花那么多的时间,费尽心血组织这些事情,就是为了惠及大众,使金卡工程能够不断的创新发展。金卡工程的近况我就不说了,银行卡现在芯片化进程在加快,银联在中间发挥了中坚骨干作用,可以说从银联成立9年来,一直在金卡工程这个大家庭中,这个跨众多部门和涉及各地的国家团队中积极工作,大家都进行着非常密切的合作与配合。现在中国银联也是金卡工程移动支付标准工作组的组长单位,三大运营商和电子四所是副组长单位,我觉得在这方面实现了跨部门的联合,大家在工作中求同存异、找出共同点,形成合力,共同推动这个事业的发展。关于标准工作。什么是标准?既要有我国自主的标准,又要实现和全球的互联互通,所以“自主创新与开放兼容相结合”是我们不变的标准战略!在制定标准的时候,我们说标准必须要统一,但我也从来没有说过移动支付标准是唯一的。为什么呢?中国市场这么大,应用的需求千变万幻,移动支付从字面上来看,既离不开移动、也离不开支付,就是说金融银行业和通信运营商两方面缺一不可,而应用的领域却是包罗万象的,所以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采用的技术方案就不可能是完全一样的,有的可能是用13.56M比较合适,不需要用有源的标签,而有的就必须得用有源标签,比如说咱们交通部,他就要求用5.8G的,现在我们拟说服他们用2.4G的,因为国内不是有2.4G嘛!大唐和国民技术(8785-9756,股吧)公司在这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也有自主知识产权。所以我觉得在制定移动支付标准上,我们既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重视用户与市场的选择,又要尽量的统一。我认为不管它是开环的应用、还是闭环的应用,都有应用的需求,闭环的应用市场也不一定小,中国这么大,在中国一个商业银行的应用比欧洲一个国家都要大!我现在不是回避矛盾,也不谈什么开环、闭环,而是说将来的标准特别是应用标准要根据应用市场的需求来选择。关于中国银行(8785-9756,股吧)业移动支付业务的发展,一会儿还有银联的徐总做报告,所以我就不班门弄斧了,请大家听徐总介绍。应该说在金卡办的组织协调与服务下,18年来金卡这个团队大家都很团结、相互支持、不离不弃。银联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待会儿就听徐总的。不仅移动支付应用可以惠民,金卡工程所有应用试点都围绕“改善民生、惠及百姓、构建和谐”这12个字来选项,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所以中央领导说金卡工程是“利国惠民、成绩斐然”;这项工程始终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直接领导和悉心指导下推进的,它凝聚了20多个部门行业,30多个试点城市集体的力量和智慧,它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四个启动工程之一,也是最贴近百姓的“民心工程”。金卡工程2004年开始就把无线射频识别RFID应用列入重点工作,积极推动。而且从2000年开始,公安部发二代证的时候,就采用了射频RF技术,用非接触式IC卡,现在又用RFID技术研制电子护照。所以我说物联网不是突然冒出来的,它有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实践基础,也有近十年金卡工程RFID应用的积淀和国内产业的基础。我们国家现在把物联网纳入“十二五”规划发展是顺应趋势,并有浓厚的产业与应用基础,也有广泛的市场需求。它来自于国家金卡工程的探索与实践。在90年代金卡工程非接触式IC卡的应用,就在不停车收费、自动化通关、电子口岸、路桥管理、铁路的机车识别管理、二代身份证中都开展了试点。电信智能卡也已捆绑了钱包的功能,开展了琳琅满目各种各样手机应用和手机支付的“一卡多用”试点工作。此外在食品、药品的安全监管、军队的军用物资、枪支弹药实时、动态、可追溯的管理,野战军的伤病员电子伤票管理等等都启动了这些应用。我们还在上海做了400万工业钢瓶的RFID安全监管等等。2004年金卡启动的物联网重要感知技术RFID的应用,已经在30多个城市开展了应用试点。为组织产业队伍,信产部和民政部于2005年共同支持成立了中国RFID产业联盟,现在已有300多企业加盟,我国在全球RFID市场营销方面居第三位,今年我们会突破160亿元,每年的增长幅度都在40%左右。这个片子是中国RFID的市场规模和物联网市场分析…中央领导1996年就开始抓“一卡多用”和多功能卡,目的是方便百姓。当时朱镕基总理、李岚清、邹家华、吴邦国、温家宝副总理等都为此作出重要的指示,今后银联卡如果实现了芯片化,就能够和行业卡、城市通卡应用等等更好的结合,解决了最关键的难题。信产部电子科技委2006年成立了课题组,专题立项研究;我们在原信息产业部万寿路机关进行了应用试点,部机关司局长的手机均装上手机钱包功能模块,进行移动支付的多功能试点工作,这项工作当时也得到了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8785-9756,股吧)的大力支持。据统计,我国现有9.5亿的手机用户,还有5.5亿的互联网用户,其中八成以上的手机消费者希望把公交卡、银行卡功能都集成到手机上,在这种情况下如果50%以上的手机集成了钱包的功能,用户将非常方便。所以我们首先选择手机和RFID作为基础开展移动支付,这能最大限度的惠及百姓,基于手机的移动支付来源就是出于这些考虑。关于金卡工程如何开拓移动支付的应用,我就不详细讲了,应该说创新的支付应用琳琅满目、涉及方方面面。下面介绍一下移动支付是全球新的应用热点。去年全球移动支付用户超过了1.09亿,比09年7020万增加了54.5%,而且去年移动支付的用户在全球移动用户总量中占比达到2.1%;亚洲、东欧、中东和非洲的发展中市场强劲增长。其中亚太有6280万,中东有2710万,拉美有800万,西欧710万,北美350万。在咱们国家发展就更快,根据对移动支付市场发展的分析,业界进一步明确了发展思路,大家在一起议事、协调,求同存异。产业界竞争是必不可少的,支付业务从线上到线下,传统产业链面临着新的挑战;另外13.56M的发展大家认为是个重点,但是我也告诉大家不会成为唯一。因为商务、支付和物流三大环节的不同组合将形成错综复杂的格局。关于移动支付应用的简介,我就不再展开了,大家有兴趣可参看我提供的PPT片子。这是运营商手机支付的过渡方案,是多种多样的。总的来讲有基于13.56M非接触技术的双界面卡方案:有NFC的方案、还有银联的SD卡的方案,另外还有自主研发的2.4G的RF-SIM的方案,我在后面还要给大家推出最新的方案,这些商业模式我觉得都不能忽视,还需要大家在一起研究、协调,然后真正拿出一个符合实际的移动支付的标准方案。我现在不说谁的对、谁的不对,至少我们研究五年了,也有一个很好的基础了。再重复一句:移动支付既离不开金融系统的商业银行和银联,也离不开三大通信运营商,我认为还离不开我们IT产业界的企事业单位提供技术和产品的支撑。再有就是移动支付绝对不仅仅是运营商和银联的事儿,各行各业都要用到,所以今后还是在金卡工程23个部委和试点城市的大家庭里面,大家齐心协力、联合共推。标准化工作必须有组织、有计划,所以金卡移动支付标准工作组有国标计划。08年国标委给了2项,09年又下发了3项,现在工作组做了这么多年,完成了5个部分的征求意见稿,第一部分是射频接口和天线;第二部分是传输协议和工作模式切换;第三部分是终端设备;第四部分是应用管理与安全;第五部分是测试方法。不再展开了。相关的建议有几条:首先要加强协调与合作,大家都要从国家、全局的利益出发,发挥自身优势,求同存异,尽快研制出相对统一的标准;其次要认真分析国内外移动支付的应用需求和商业模式,坚持自主创新,制定出符合国情的标准。鉴于国外大公司已申请了很多专利,国内企业也有了一定的积累,建议采用联合攻关的工作模式:整合国内已有技术成果,政府出政策资助,以加快制定我国自主的移动支付和物联网相关标准。目前是我们花了那么多精力,把队伍组织起来,但联合团队远未被真正认识和支持,更说不上重视,这是非常可惜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移动支付标准和专利等问题也是需要考虑的,知识产权和专利这也是国家信息安全利益所在,现有移动支付方案,应该说各有利弊,还是应该再认真的进行细致的分析研究,拿出对策。总之业界要干的事太多,希望相关政府部门给予更多指导和务实支持。下面我重点介绍国内业界移动支付自主研发和产业化的概况。作为信息产业商会的代表,我今天就少谈点观点,多介绍咱们企业做的工作,这也是信息产业商会服务于会员单位的份内事。最近我先后找了几个企业了解情况,认真看了一些材料,经过消化吸收后,我给大家融会贯通介绍一下。首先就是关于双界面SIM卡方案,这是握奇的方案,中国原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而且简单易行,性价比高,已在20个省份使用,超过500万发行量。这是13.56M的全卡方案,背景也是自主知识产权的,同时支持NFC各种标准和应用,将成为国际化的规范标准。在功能和市场方面都有很多新的开拓。下面是复旦SMAP技术方案,有机卡分离,SE独立于手机终端之外,规避了应用差异,但应用软件需标准化。另外还有多卡多用的NFC方案,多应用商业模式的简化,安全管理简单,无须进行多次的发行;第三种是手机终端上的SE模式。复旦微电子提供的产品、终端和解决方案可参看我的PPT。他们对用户的希望就是,给国内芯片厂商如国外厂商同等待遇,比如说银行业和移动支付通信行业。在这方面我一定要多说几句话,咱们金卡工程公安部换发的二代身份证,就是很好的成功合作案例。当时公安部和电子部曾用4年时间磨合,就是因为非接触式IC卡方案在当时国内还不可能大批量配套,也不能完全达到公安系统大批量数亿规模的应用需求。当时我们就强调磨刀不误砍柴工,我们不同意先采用国外芯片,等以后国内有了再替换,因为用户都是先入为主,所谓的替换是不可能的。我们强调无论是信息技术应用,还是国家的信息化建设,都必须立足于国内产业发展的坚实基础上,要以国内配套为主,我想这点各个国家都一样,不是我国发明的。其实美国比咱们更厉害,我记得当年IBMPC产品部被我国联想收购以后,美国政府机关再也不许用联想生产的IBMPC机了,原因很简单,因为是联想生产的。那时我是信产部产品司司长,咱们说什么那不行,不也没招吗!历史的经验与教训不容忽视,银行卡芯片化,至少核心芯片和安全模块要采用国内的,不要再说“国内没有先用国外的,以后再替换了”。特别是咱们银行界与国内信息产业界从1980年搞金融电子化就开始合作,至今已30年有余;就说金卡工程也共同工作了18年,我不想说难听的话伤感情,因为咱们共同奋斗友情很深;但是忠言逆耳的话还得说,银行卡芯片化进程一定要立足于国内芯片产业发展的基础上,也一定要考虑国家安全与金融安全,以及信息产业和持卡人的利益,这是国家最高利益之所在!我回忆金卡工程这18年,我国信息产业界为全国各大行业和地方的试点城市提供技术支持的服务,做了大量工作,可谓功不可没。当二代证,金税工程等应用部门申报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或信息化大奖时,我们信息产业界至今从没有申报过,因为我们始终明确定位:甘当配角、做好支撑与服务,永做铺路石子。说句心里话:各大用户部门永远离不开国内信息产业界做支撑,因为我们同根同族、鱼水相依,这才是最牢靠的基础,也是确保用户利益的举措!二代证都是用国内产品,已成功发放12亿张,这是成功案例。不信可问问公安部,他们现在很感谢国内业界,没有出现任何安全问题,即使有问题打个电话我们都及时协调给予解决,我们安排有四个重点企业在那保驾护航。我现在虽然不是产品司司长了,但至今还服务于金卡事业,在金卡这个国家团队里,我想还有这个影响,我希望“产用结合”这个原则不能变,咱们还得用国内的。出了问题你找我,我照样负责解决,绝对不会让国内的芯片出篓子!做了18年金卡,我们从没出过篓子,就是因为国家金卡工程建设始终扎根在中国的国土上、立足于国内产业发展的坚实基础上,这是各行业集体的合力!我以前曾经拜托公安部换发二代证用国内的芯片;我也曾给当时六大通信运营商鞠躬,拜托它们支持我国提出的3GTD-SCDMA标准方案,并采用国内自主研发的全系列产品;我今天愿意再次拜托国内银行系统,这18年来我们为金卡工程共同拼搏,在你们取得的辉煌业绩中也有我张琪的心血和汗水,我以此恳请所有的商业银行,一定要用咱们国内的安全芯片,我拜托了!以下几张是关于大唐微电子全流程的生产能力和一体化服务体系,它们从芯片、模块、卡片、终端到系统解决方案,可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满足用户的不用需求。下面分析的是移动支付应用为金融、通信和为手机产业带来的机遇,以及对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方案的分析,对中国银联手机支付方案的分析,我们还是希望尽量的统一,如果说银联和每个运营商你们都各有一套的话,国内信息产业标准化和产业化就非常困难了,所以我们还是要尽量的统一。这个片子是北京华大电子移动支付的进展,这是珠海东信和平(8785-9756,股吧)研发的进展,自主研发和产业化有11项专利了;应用解决方案、市场开拓情况;贴片卡、银联SD卡的研发,还有自主产权的2.4G卡,就不详细讲了。这是华虹集团在金融IC卡和移动支付情况说明,华虹为更好的服务于清华微电子(8785-9756,股吧)、大唐微电子、华大、复旦微电子等等这些芯片设计公司,提前进行了工艺布局,打造了完整的工艺平台,都可以在他们0.13微米工艺线上成功流片。另外在移动支付应用系统方面,华虹计通公司在终端产品和外设、以及RFID移动支付平台和多种应用系统都推出了解决方案,建立了相关合作机制。有关具体工艺布局情况、市场分布、智能化和智能卡产品的介绍,就不再展开了。以上都是13.56M的,我再介绍深圳国民公司2.4G的研发及产业化情况。2.4G为国际频段,不干扰移动通信,2.4G由于频带宽,多个设备间可共存;准静态的磁场穿透性很强,磁可以和手机共存。2.4G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这方面也做了分析:这是2.4G和13.56M的共存性;在深圳地铁、公交,上海地铁项目上均已成功实施。两种技术也都可以独立的发展,互不影响。这是2.4G主要的技术指标、产业发展建设及应用情况,以及2.4G的多种应用案例,市场开拓的情况,第三方检测的情况,都提供给大家了。我再说一点个人建议,因为现在银行卡正在抓芯片化,很多读写机具和专用外设需要改造,产业部门为此应做好充分的技术准备。我希望在制定改造方案时不仅要加上IC卡的功能,还要同时考虑并兼顾RFID的13.56M和2.4G双频应用的需要,我建议最好同时考虑上,因为两者一同考虑不为过,避免今后二次改造,而且也不多花钱,就把它们都考虑上。今后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追求整体效益最大化。另外关于产品标准准入,在这方面要防止专利的陷井。我下面要再介绍一个新的方案,基于QSIM手机钱包方案。其目标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对任何物体提供的创新有效的RFID硬件解决方案。既支持13.56M符合金融PBOC2.0标准及受理环境,又要解决芯片、外设和读写机具的国产化问题,这是上海坤锐提供给我的方案,它具备RFID标签芯片设计,射频电路和天线设计,电路测试、质量管理和企业管理多种优势。手机支付方案的选择,13.56M频率,国际上成熟的频率,符合银行系统的标准,也符合智能卡协议。该芯片自主产权,物美价廉,具有安全性,又跟银联的要求相符,手机只需要更换SIM卡,对运营商的好处是就一个芯片,更换成本很低,对企业和用户来讲没有任何负担,对所有的手机都没有限制。这是线桥模式的系列产品、这是线贴模式的相关产品,新开发的所有产品和方案我都提供大家PPT做参考。下面解答大家的一些问题,选择什么手机都可以正常使用;这个方案不需要更换手机;其物理标准和目前SIM卡相吻合;另外采用这个方案,读卡设备及后台系统都不用改动,只需在原设备上加入桥,就可与手机实现近场通信。桥不干扰原系统通信,其安全性由SIM芯片和读写器间的安全协议来保证。具体的演示,下面可以看,我现在没时间给大家演示了。这是超高频电子标签芯片,QR2235、Qstar2A、35.3W等多种不同芯片的特点及技术指标;手机超高频读写器家族系列产品,以及手机支付的解决方案和多种应用的推广情况。其优势是具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标签体积小、成本低,符合现有使用习惯,不用更换手机等等,产品应用推广情况,由于时间关系就不再赘述。深圳国民技术公司开发的2.4G也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已有140多件专利申请,50多件国际专利申请,全部为本土企业掌握。其中有30余项专利已在我国获授权,有2项核心专利已在美国授权。2.4G技术上应该说已经成熟了。我顺便介绍一下NFC的专利情况:专利超过1370项,其中核心专利69项;专利拥有者超过50家;国内厂商有34项相关专利。最后一个问题是展望移动支付发展,因时间不够只能介绍标题了。移动支付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今后的移动支付市场可能会三足鼎立,即:以银行金融为主体的、以运营商为主体的和以第三方支付厂商为主体的;我国移动支付产业链初步架构已经形成了,用户数和市场规模将迅速增长;发展移动支付需价值链各方共同努力,开放资源、合作共赢。在改善民生方面各种各样的应用就不详细讲了。最后我要强调的是我们必须加强协调与合作,先制定好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再把部门和地方的利益协调好,既要有可操作的商业模式,又要有合理的利益分配模式,使大家都能接受。我们提倡多功能卡也好、移动支付也好、物联网发展也好,都不是某一个部门的事,必须跨部门、跨地方的实现大联合,要齐心协力、形成合力;通过创新,加强合作,求同存异,达到互利互惠、实现共赢。我们还要不断创新发展模式,加快推动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去年我有幸参加工程院主持的“物联网战略规划研究”工作,主要负责“金融服务和物联网服务业的发展”课题,我觉得这是一片广阔的蓝海,无论是移动支付、还是物联网发展,都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关于公共平台建设,还要提倡“大金卡”的概念,“大金卡”是什么?就是说所有参与国家金卡工程建设的20多个部门、行业,还有各地方,其应用涉及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必须整合资源,一定要跨行业、跨地区的联合共建第三方公共服务平台,创建新的现代信息服务业,实在没必要每个部门、每个地方都重复建。移动支付和物联网的发展给我们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它将促进我国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推动国家经济结构调整与发展模式的转变,对促进社会进步与百姓生活质量的提高发挥重要作用。它也是IT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一个新增长点,推动中国的信息化建设能够在更高的层面、更广的领域向纵深发展(8785-9756,股吧)。我们的确在做我们的前人从来没有做过的极其艰辛和伟大的事业,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需要不断的学习、更新知识、提高自己;还要具有全局性的战略思维,努力寻求并抓住机遇,谋求战略优势并实现新的更大发展。让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移动支付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物联网的发展,开创金卡工程和国家信息化建设新局面而共同努力奋斗!谢谢大家。我推荐大家读[kuaisubeian.org]
本文出自快速备案,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
本文永久链接: https://kuaisubeian.cc/3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