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是网民尚未养成的付费习惯,一方面是互联网企业盈利的压力,互联网收费还是不收费,成为近期热议话题 开放和分享,被很多人认为是互联网发展的原动力,也是“互联网精神”的核心,在其基础之上的互联网经济也被认为是“免费”的繁荣。但最近一段时间,免费的互联网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4月23日,工信部新闻发言人张峰表示,鼓励和支持包括微信在内的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创新发展。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新业务是否收费由市场决定,政府不会干预。 近来,从微信收费带来的运营商之争,到下载音乐收费引发的口水战;从付费阅读引起的消费者抗议,到刚刚施行的《网络发票管理办法》引发的关于电商征税的讨论,互联网收费的话题既是网络空间讨论的热点,也成为现实生活中普遍关注的话题。 “收费即死”―― 互联网企业生存困境 “微信绝对不会向用户收费!” 4月11日下午,微信团队向用户发布了一则官方声明,从去年末开始发酵的“微信收费”传言似乎尘埃落定。对此,工信部也表示,微信是否收费由经营者决定,对微信不收费“表示支持和欢迎”。 微信能扛住运营商的压力,坚持不收费,背后是庞大的用户支持。从2011年1月推出以来,微信在短短时间内就拥有了多达3亿的用户群,他们的声音和需求在这场争论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我不认为网络会直接向用户收费,尤其是现在网民的忠诚度并不高。以微信为例,现在网络上有很多类似微信的替代品,比如米聊,如果微信要收费的话,肯定会有用户流失。”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研究生曲直说。 “互联网应该是免费的观点在网民中占主流。”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郭玉锦说,“是否收费,实际上是对网络信息方式的认识问题。互联网的价值在于互联、共享和互动。除了涉及著作权的网络作品外,网站免费供人们登录发表言论、浏览信息和提供诸种服务,如果有一天要收费,这个网站可能会运营艰难了。” 事实上,互联网并不是一个完全免费的空间。在国外和港澳台地区,无论是电子订阅还是下载服务,无论是应用安装还是在线支付,都有各自的付费规则和付费项目,并没有出现“收费即死”的现象。比如在香港,微信并不是免费的。当地运营商已与腾讯公司达成合作,微信用户每月支付8港币,即可不限流量享受微信的各类服务。 在我国内地,网民几乎完全免费使用着互联网的一切资源,不仅有电子邮箱、网络硬盘、即时通讯等免费服务,甚至相当大的一部分音乐、影视、文学作品也是免费下载,这在很多地方都是难以想象的。在免费的背后,是服务良莠不齐、资讯真假莫辨,作品任意使用、互相抄袭,版权得不到应有的保护。提供者无法直接从用户那里获得收益,或是丧失了创作热情,或是转而以广告商的趣味为指向,都会降低互联网产业的质量。 “世界上从来没有免费的午餐。”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刘杰说,“赢利是企业的主要目标,免费只是一种业务模式,谷歌、百度等搜索引擎表面都是免费的,但实质上在免费的后面,一定有它的业务支撑,比如以广告所得来支撑对用户的免费。互联网公司刚开始为了吸引用户,免费让用户使用,但一旦占领市场后,企业就会谋取利润。” “免费午餐”―― 不可持续的网络狂欢 互联网免费的底气来自于IT产业的快速更新换代。 基于著名的摩尔定律,每一元钱所能买到的电脑设备,其性能每隔18个月将提高两倍以上。摩尔定律还有两个衍生规律,每隔一年,同等价格的存储的容量能扩大一倍;每隔九个月,带宽(光纤传输速度)能提高一倍。IT互联网和电信产业本质上都是基于这三大基础(处理器、存储和带宽),这三大成本降低,使得整个行业的价格一直下降。 “互联网产品和服务作为信息产品,其较高的固定成本用于生产,而每增加一个产品所需的边际成本则非常低,甚至接近于零。因此,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产品和服务将提供免费服务,应是大势所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周荣庭说。 但IT成本的下降并不意味着一个免费的互联网。“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发展的原始成本和维护经费依然是一个不小的数目。网络企业的日常运营维护和技术开发创新需要大量的财力和人力,开发成本、维护成本、员工工资都意味着巨大的成本。目前网络企业回本盈利主要通过积累足够多的用户,带动广告收入,所以免费的业务都是要有依托的。”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曾剑秋说。 “拿什么来支撑免费,是关键问题。”刘杰说,“比如说广告,上海地区新媒体上投放的广告,已经超过了平面媒体,但是广告的总量仍然无法和国际水平相比。广告市场不够发达,难以支撑一个互联网企业的‘全免费’,现在很多企业既无盈利模式,又在提供免费服务,这是一种畸形的发展道路。” 从商业逻辑来看,低价的商品一般无法便利,便利的商品一般无法低价,因为它需要快速物流和仓储成本的支撑。能够兼容低价和便利是非常难的。而中国很多的互联网企业和产品,并没有非常清晰的盈利模式,却在不断发展壮大,这背后是资本市场的运作,很多人的目标是争取公司上市,随后套现转移到其他行业。
本文出自快速备案,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
本文永久链接: https://kuaisubeian.cc/1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