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电影:网友筹钱拍大片?没错!

%BB%A5%C1%AA%CD%F8%B5%E7%D3%B0-thumb2470837
图片来自网络

  “我是《小时代3》《小时代4》《狼图腾》《老男孩》多部电影的出资人,哦,之一!”当身边一位“90后”无比傲娇地“口吐狂言”时,您甭怀疑,他说的十有八九是实话。眼下,“互联网+电影”带来的,绝不仅仅是从网上购票选座这类的小便捷,而是让张三李四寻常人等都能够轻松介入一部影片的投资、制作、售后全过程。互联网大潮席卷下,有着百年历史的电影业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电影与互联网开启“恋爱模式”

  影视巨头的互联网化思路

  当互联网与电影狭路相逢,双方不由分说,迅速步入“恋爱模式”。

  对传统电影公司而言,互联网这个“野蛮女友”不管你喜不喜欢,都得爱。事实上,只有那些能够适应互联网发展潮流并懂得借资本力量突围的影视公司,也才能不被市场所淘汰。梳理华谊兄弟(300027,股吧)、光线等影视巨头的互联网化思路,会发现几家大同小异:

  一,在剧本上,拓展游戏、文学等文化领域业务,实现IP(知识产权)共生,产生协同效应;

  二,在播放上,入股视频网站,拓展在线播放渠道,实现内容与渠道方共赢;

  三,在票务上,收购或与在线售票平台合作,探索在线发行业务,提升上座率;

  四,在营销上,锁定粉丝,提升粉丝参与度,围绕粉丝精准营销,发售衍生品,做大“粉丝经济”。

  这是当下国内六大电影公司的互联网化清单:

  [华谊]

  2010年6月投资掌趣(在线阅读平台,关乎剧本来源)获得22%的股权;2013年12月联合腾讯成立粉丝互动平台“星影联盟”;2014年6月投资卖座网51%股权;2014年11月定增阿里、腾讯,两者并列为华谊兄弟第二股东,持股均为8.08%。

  [光线]

  2014年6月收购热锋网络;2014年12月宣布与360建立免费视频网站;2015年3月获得阿里战略入股,股份占比8.08%。

  [博纳]

  未来可能从在线票务入手。

  [乐视]

  拥有互联网基因,运用乐视网(300104,股吧)、乐影客、地面系统数据进行项目立项;“乐影客”在线发行销售电影票、衍生品。打造电影消费闭合环路。

  [万达]

  2015年4月联手腾讯参投微影时代。

  [华策]

  2014年9月联合爱奇艺(百度子公司)成立合资公司华策爱奇艺影业。

  可见,影迷们耳熟能详的影视大鳄背后,多有BAT等互联网公司的身影。也就是说,您在看华谊兄弟出品的每一部影片时,都同时在往阿里巴巴、腾讯的账户里打钱。

  网络巨头的电影产业版图

  必须承认,依靠雄厚资本,手握渠道、流量、用户、IP的互联网公司,已经成为中国电影产业的一股重要力量,BAT则是其中翘楚。他们早就看得清楚,文化娱乐是未来中国经济的新增长点——中国电影票房每年都保持着近30%的增长速度。2014年中国电影票房总额29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率达36%。观影人次8.3亿人次,同比增长率达34.52%。中国电影产业的市场规模目前已经跃居全球第二位。“钱景”如此丰满,谁会等闲视之?!经过几年资源积累,BAT的电影产业版图已初步成形:

  [剧本方面]好电影需要好本子。张艺谋习惯从当代文学作品里找料儿,BAT也深谙此道,它们纷纷瞄上了网络书城、热门网游。2014年11月,百度整合“纵横中文网”“91熊猫看书”“百度书城”,成立百度文学;同一年,阿里巴巴整合UC阅读、书旗,成立阿里文学;2015年年初,腾讯文学通过打通旗下游戏、文学、动漫的边界,与华谊、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等合作,建立可以贯穿游戏、文学、动漫、影视的剧本库。

  [发行方面]2015年1月百度成立了电影业务部——“百度影业”,专注于电影在线选座和购票业务,以及参与影视投资等。此前,阿里战略入股的美团网旗下猫眼电影,占电影在线票务市场的35.9%,位列第一,此后阿里推出淘宝电影并收购票务系统粤海科技;腾讯整合微信电影票及QQ电影票,有了APP微票。

  [播放方面]百度目前拥有爱奇艺、PPS两家在线电影播出渠道,阿里则入股优酷土豆,腾讯有腾讯视频。

  [其他方面]互联网巨头甚至已将触角伸进了国际电影节。2015年3月,阿里巴巴与上海国际电影节正式签署为期三年的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搭建集新人扶持、服务、创新为一体的新型平台。

  由于三巨头的基因有别,它们在电影产业链的不同环节各有强项。其中,阿里在电影衍生品领域一枝独秀,淘宝网设立专门通道为电影片方开店、明星开店提供便利。腾讯则强于剧本资源,其小说、游戏等作品储备总数近1000万部,遥遥领先于其他各家。

  “电影公司未来都将给BAT打工”,去年上海国际电影节上,博纳总裁于冬语出惊人。不管谁给谁打工,互联网与电影这一对“情侣”反正是越来越亲密了。

  好多粉丝都通过我给你投资呢!

  放心吧!票房一定让投资人满意!

  互联网+电影会带来什么变化?

  大众投资人将左右剧本、主演

  变化1

  购票 现场买票太落伍!

  电影《侏罗纪公园》近期在津城多家影院热映。南开大学的王老师答应女儿去鞍山西道某影城看19:25的晚场,他担心去晚了买不到票,就让妻女在家等着,自个儿提前去买,到影院才发现票只剩最后几张,3D效果的,第一排谁都不想要,王老师只得选了后排三张彼此不在一起的票。观影时,一家三口分列三处,多少有点怪怪的小遗憾。王老师的学生孙远得知老师的购票遭遇,笑得前仰后合:“您还自称是骨灰级影迷,也太OUT了!现在连飞机票都可以提前办理值机了,谁还跑现场买电影票呢,随时随地点开一个购票APP不就全搞定了——不仅可以购票,还能提前选好座位。”

  对于影片的营销方来说,在网上提前造势、吸引观众提前预订电影票,绝非一时心血来潮。今年4月底,一度争议极大、被不少影评人骂得狗血喷头的电影《左耳》,上映4天票房竟突破了2亿元,这功劳很大一部分归功于互联网狂轰滥炸式的预热。很多年轻人还记得,当时,手机淘宝、新浪微博、新浪娱乐、优酷、土豆等多个平台为影片做了大规模的线上曝光宣传,引爆了关注点,并迅速将市场需求反馈给了影院,粉丝的热情和提前购票点赞的行为为影院排片提供了重要参数。同时,也吸引到了更多观影者的注意,刺激了观影欲望。“对于我们影院来说,能提前知晓哪部电影人气旺、追随的粉丝多,在排片和确定何时开通售票系统上都很有帮助。”美嘉欢乐影城运营副总监郑旻告诉记者。

  变化2

  投资 任何人都能成投资人

  “我已经把新浪微博认证改成:5部电影的出品人之一,迄今为止我真的已经花500元投资5部片子啦!”“花100元你就可以对周迅说:”我是你投资人你知道吗?”近来,各种调侃电影制作众筹的段子一直层出不穷。

  家住南开区白堤路的肖小姐就是一名大众投资人。从去年3月到现在,她统共为《狼图腾》《绝命逃亡》《老男孩》《魁拔Ⅲ》投资了1000余元,“这几部片子的故事我都还算喜欢,给出的粉丝权益也都很诱人,虽然我没能选上参加主创见面会,也没得到明星签名照,更没能到上海电影节走红毯,但至少我的投资没打水漂,我还能有大约6%左右的预期年化收益率呢!”

  去年3月26日,曾经成功推出余额宝的支付宝平台放出了“娱乐宝”,一种让普通大众也能参与投资电影的理财产品,首批登录娱乐宝的项目有《小时代3》《小时代4》《狼图腾》《非法操作》,和范冰冰打造的一款游戏《魔范学院》。网民可以在手机淘宝中的娱乐宝页面选择感兴趣的项目预约,投资额为100元/份。娱乐宝为“投资人”准备了影视剧主创见面会、明星签名照、影视道具拍卖、拍摄地旅游等。

  娱乐宝一经推出就受到影迷热捧。娱乐宝方面曾抛出一个自问自答:“为中国电影拉来一笔9200万的投资,大概需要花多长时间?”“答案是不到100小时。”2014年6月14日凌晨,世界杯“荷兰—西班牙”大战一触即发,《绝命逃亡》《露水红颜》等5部电影也完成了经费众筹,共获得9200万元投资,15.79万手机用户参与了投资。从2014年至2015年5月,娱乐宝投资的电影票房已累计37亿元。

  电影制作众筹究竟会对电影业产生怎样的影响?影视投资人谭飞认为,“这种影响是革命性的,有利于制片方和观众形成真实的互动,网民的意见将直接影响影片的剧本、主演等。”因为大家可以“用钱投票”,评判对某个影视项目导演、演员、剧本的喜好程度。未来,大众投资人甚至可以决定一部电影由谁来导演,由谁来当男一号、女一号。不仅如此,还有专家预测,未来娱乐宝等电影众筹平台还可以征集网民的剧本创意,用户可以投票决定哪部吸引人的剧本应该投拍,甚至之前哪部“拍得很烂的”名著应该重拍,在内容制作环节就可以直接参与其间,从而推动中国影视行业真正实现“大数据创作”。

  变化3

  收藏轻松搞定正版衍生品

  虽然三十来岁了,在本市某金融机构上班的何佳嘉仍然一派天真烂漫。作为资深影迷,她喜欢想方设法收藏各种与影片相关的衍生品。电影《灰姑娘》上映,她马上从电商平台给侄女网购了灰姑娘裙装,全套的公主发夹、魔法棒。《复仇者联盟2》上映,她很快就在朋友圈里晒出从天猫上购得的酷酷的黑寡妇最新版模型。

  这得益于迪斯尼电影公司与淘宝电影就《复仇者联盟2》衍生品售卖达成的官方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从4月30日起,这部火遍全球的英雄大片中多种类型的丰富衍生品,都将在淘宝电影平台拥有专属展示页面,开启为期10天预售同时将在天猫进行首发。所售产品无一例外地都会使用《复联2》中所有受人喜欢的动漫元素,钢铁侠、美国队长、黑寡妇、雷神、绿巨人每位英雄都有其相对应的专属产品。而像何小姐这样的漫威粉丝们只消动动手指,就可轻轻松松把自己钟爱的“超级英雄们”搬回家。这是迪斯尼电影在国内首次和电商平台进行的合作。

  在成熟的好莱坞电影工业中,衍生品的开发和售卖,往往是培养电影粉丝忠诚度的开始。前年迪斯尼出品的《冰雪奇缘》中的姐妹花同款裙子“艾莎裙”,在美国一地就售出了300万条,光是裙子迪斯尼就获得了4.5亿美元的收入,而《冰雪奇缘》在北美的票房仅有4亿美元出头。

  相对而言,对衍生品拥有同样强烈需求的国内市场还处于开拓初期,有着充足的增长空间。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你在影院里看到海报上、展示橱窗里喜欢的衍生品,只要对着它拍照或者扫码就能直接下单购买,也许它会比你更早到家。

  变化4

  观影 不必非跑电影院去看

  “除了陪女朋友去影院,我基本都从视频网站上看电影,付费不多,时间地点自己作主。还可以悠闲自得地边看边品咖啡。”家住中新生态城的IT男小岳告诉记者,像他这样猫在家里看电影的宅男很多。

  一直以来,除院线放映之外,中国电影其他播放窗口缺失严重。在美国,电影在结束放映之后,还会有付费电视、有线电视、DVD蓝光碟出租等多个播放窗口,可以回收电影投资。而在中国由于网络盗版猖獗,以及历史形成的广电生态格局,这些播放窗口发展迟缓。而随着视频网站的崛起,在线视频观看渐渐成为互联网最为成熟的服务之一。根据易观智库最新发布的《中国电影观众观影行为调研报告2014—2015》,视频网站成为观众观看电影除院线之外最主要的渠道,其中电脑视频网站网页或PC端占到83.81%,视频网站手机、PAD移动端占到57.30%。

  互联网+电影为嘛这么火?

  有人形容,互联网+金融,好比“天雷接地火”。而互联网+电影,擦出的火花也足够绚烂。那么,当“文艺男神”(电影业)遇到“野蛮女友”(互联网公司),为何能火成这样?

  不得不说,这是时势使然、市场使然。

  [政策红利]

  近几年,国家出台了多项支持文化产业、电影产业发展的政策。特别是2014年6月,《关于支持电影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的通知》发布,提出要通过文化产业专项资金、实行税收优惠、兴建影院设立资金补贴等方式,支持电影产业发展。电影产业发展迎来政策红利期。

  [需求井喷]

  发达国家经验表明,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文化需求会进入快速发展期,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时就会出现井喷式发展。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最新经济数据,2014年中国人均GDP约为7485美元,“文化需求被迅速激活,人均GDP增长为其电影消费奠定了经济基础,”易观智库分析师如是说。

  [城镇化快速发展]

  这里还有城镇化的功劳。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最新经济数据,2014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54.77%。城镇化推动了商业地产的快速发展。商业地产集购物、休闲、餐饮、娱乐于一身,在初期为了吸引客流,影院配套不可或缺。商业地产的发展直接带动了影院投资的增长。据统计,2014年底,中国影院数量达到5700家,银幕数量为2.36万块,为电影产业发展提供了基础设施。

  [移动互联网规模巨大]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助推了互联网与电影相互融合的步伐。据统计,2014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约7.29亿,社交、娱乐、实用工具、阅读类应用用户渗透率大于70%。

  [观影人群年轻化]

  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元素——观影人群。电影观众呈现出年轻化趋势,有统计说观影者平均年龄为21岁,“90后”成为电影观众的新生力量,而他们对各种互联网应用驾轻就熟,对新鲜事物接受能力强,是视频网站、在线购票等的忠实拥趸。

  “内容为王”还是“渠道为王”?

  在互联网、大数据的推动下,中国电影正在发生着结构性变化。未来是内容公司(电影巨头)还是渠道公司(互联网大鳄)占领产业制高点,一直以来备受关注。

  [“渠道为王”论]

  有人认为,电影产业可以被理解为零售产业,互联网公司的渠道优势太明显,不断推陈出新的互联网传播形式延伸着电影营销的触角,互联网电影票务销售渠道对电影发行影响深远,控制了整个电影生产的资金流。像天猫魔盒等客厅多终端设备也被互联网公司控制。《小时代》等与观众在互联网渠道上建立联系的电影,虽然内容乏善可陈但却取得了票房的巨大胜利。一时间电影圈担忧“内容”不再是电影的驱动力,渠道才是。谁掌握了渠道,谁就控制了观众。

  [“内容为王”论]

  而知名制片人阎小明认为,在新的产业格局和产业模式下,内容生产作为电影产业核心竞争力不仅不会有所降低和减弱,反而会得到进一步强化。无论互联网怎么变化,好作品、好内容永远是王道,没有好的作品、好的制作团队,互联网+只是个空架子。近来在微信朋友圈、支付宝朋友上惨遭吐槽的《道士下山》《栀子花开》等影片似乎验证了这一点。两部片子之前借助互联网通道大肆炒作、造势,吸引大量影迷围观、订票。票房倒是不低,各种“神吐槽”却如滔滔江水。

  电影院未来会消失吗?

  近两年在电影领域,各种优化家庭观影效果的技术不断推陈出新。智能电视等硬件厂商不断提升产品的清晰度,推出4K、3D等概念技术。暴风影音发布产品暴风魔镜,戴上魔镜在手机上就可以实现IMAX效果。随着技术的革新,网络院线的发展,智能电视以及家庭3D影院的普及,未来电影院是否还存在?

  唯技术论者认为影院一定会消失,因为影院视听效果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有朝一日一定会被取代。

  但乐观者认为,影院已经存在于人类的历史百余年,此前一直受到广播、电视等媒体冲击,未来也不会随着技术的变革消失。原因如下:

  集体观影的仪式感。观众选择进影院观影满足了观影的仪式感,共享一种集体观赏电影的郑重氛围。在影院除了更突出的感官体验外,还可以与其他人一起分享观影情绪,这是家庭观影所不能满足的。

  其次,影院背后庞大产业链的支撑。影院观影只是城市消费的环节之一,背后还有餐饮、购物、游戏等其他服务内容的配合,是都市生活的一部分。

  再者,影院与互联网的结合可以提升观众观影的参与性、互动性。2014年,有电影推出弹幕场,观众可以即时通过弹幕发送自己观感,在影院与其他观众互动。除此之外,有在线票务公司称,未来推出APP观众可知道当前在全国范围内同时观影的观众,进行观影社交。

  本报记者 岳付玉

  本版漫画 孟宪东 绘制

本文出自快速备案,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

本文永久链接: https://kuaisubeian.cc/10307.html

kuaisube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