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重组第三方案建议

当前中国电信、中国联通(8785975-6,股吧)在实现国资委做强做优,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目标上遇到的战略天花板,是没有跳出波特企业竞争战略中,成本领先战略与差异化战略不相容这一传统工业化局限。文周瞰一、规制失灵导致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利润失血的战略盲区分析1、电信改革业态定位不准电信业在产业融合大背景下的准确定位应是ict,但电信改革的定位却是ct。这个定位本身,足以带来企业上千亿的利润流失。根据摩根斯坦利对未来十年移动互联网的预测,中国市场上语音业务(ct业务)是持平增长趋势,而数据业务(it业务,而非指ct流量业务)是高速增长趋势。因此数据业务收入占比,就成为决定利润走势的基本面因素。此前电信改革是在ct主导全产业的大判断上做出的。我们看到,《关于深化电信体制改革的通告》的指导思想是“以发展第三代移动通信为契机,合理配置现有电信网络资源,实现全业务经营”等等,把主线确定为适应电信技术发展趋势和全业务经营的需要,通过深化改革,促进电信业持续健康发展。这里完全忽略了ict中的it。这种定位也许符合当时的实际,但严重脱离现在和未来的实际。因为我们看到,在美国ict产业,如移动互联网领域,主导者早已经是it出身的苹果、谷歌等,而不再是ct出身的at&t。无视it就无法在ict产业占到上风。典型的产业定位认识,是认为互联网业务是电信业的增值业务。相当于说,ct业有基础业务、核心业务,it业没有基础业务、核心业务,it与ct合成ict后,it的基础业务、核心业务自动消失,全行业成为ct的增值业务。这埋下了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受反垄断调查的祸根。因为这必然导致运营商的行为,许多是以损害it企业的核心业务为前提的。这也是为什么搞互联网的人会积极参与电信改革,加入反对垄断的原因所在。从这个角度看全业务经营,更像企业微观定位,而非国家的政策定位。因为全业务经营所指语音、数据、视频中的数据业务,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实际操作中,变为没有数据核心业务(it核心竞争力所在)的数据增值业务在经营。这是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无法获得行业演进到ict阶段后的国际竞争力的战略上的原因。中国电信在互联星空上的惨败,就是没有数据核心业务(相当于北约飞机)“炮火”掩护,去从事数据增值业务(相当于利比业反卡扎菲的步兵)的结果。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一系列极端化的行为,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诱发的:如果只做管道,就会被边缘化;如果进行数据业务,又找不到核心竞争力。最后只好去挤压互联网企业生存空间,触到了互联网产业的核心敏感地带,在作为他们盲区的数据核心业务地带,引爆了反垄断的地雷。这件事积极的一面在于,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可以通过这个窗口,对ict产业的真实结构,进行重新审视。2、市场结构定位不准再看电信改革指导思想中“形成适度、健康的市场竞争格局,既防止垄断,又避免过度竞争和重复建设”。同样落后于发展的实际。实际情况是,以数据核心业务支撑起来的互联网,正在形成一种介于市场和企业之间的第三态组织,支持着完全竞争与完全垄断之间的第三态市场结构。我们可以称之为新垄断竞争结构,表现为平台基础业务自然垄断,应用增值业务完全竞争;二者通过api(应用程序接口)融合,不仅不发生冲突,而且可以相安无事共处,强大的垄断与强大的竞争相互依存,相得益彰。在苹果模式中,二者以三七分成,形成稳定市场结构(保值增值的平台方得30%,高风险高收益的应用方得70%)。这种市场结构,实际是鲍莫尔的可竞争市场结构的改良变种。以前认为非现实的可竞争市场结构规制思路,忽然成为互联网自发的稳定选择。无形中解开了电信改革一个死结:免费的平台相当于在承担普遍服务,收费的应用相当于进行自由竞争,将自由竞争所得的30%回报给普遍服务提供者,就可以完全解脱对政府普遍服务投入的依赖。这同前一方案所说“由应用部门购买服务的方式,让资金回到宽带运营商的层面”是同样道理。云计算“产品免费,服务收费”的模式的大规模推广,可以在产业级支持这一机制运行。从理论上说,这正合了杨培芳的预见:“电信行业既不搞政府集中控制模式,也不搞自由分散的传统市场模式,而是正在形成一种”公共理性市场模式””;“我国电信行业必须超越传统经济竞争——垄断”两元对立”的思维模式,用网络新经济(8785975-6,基金吧)视角和兼容、平等、共赢的”三元合作”思维模式,加快建立有效竞争格局”。ict产业规制,与ct产业规制的关键不同,正在于此。由此影响到电信专家议论纷纷而无解的三大问题的解决:电信规制目标的平衡,在国家、产业和消费者之间。原有市场结构下,处理不好会成为零和关系。现在变成了互补关系。国有企业本质的平衡:在普遍服务与保值增值之间,原有市场结构下,处理不好会成为零和关系。现在变成了互补关系。运营商垄断的两大借口将不再成立。运营商借1996年国务院第195号令的漏洞(把安全责任放到运营商头上),将安全和普遍服务,当作维护垄断的“人质”。在互联网形成的新市场结构中,将不再成立。安全和内容可以由专业部门来管,普遍服务可以通过市场实现。(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证明农村信息化也将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因此农村服务也不再能作为垄断的借口)。电信改革需要把握市场结构变化带来的机遇,这个机遇同样是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在饱受普遍服务之“苦”后,像苹果、腾讯那样通过提供免费服务获得巨大赢利的机遇。3、对企业竞争战略的认识不准在原有市场结构下,对“有效竞争”已落后于互联网形势,决定企业竞争力关键的基本面因素,也就是企业竞争战略,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原来理解所谓有效竞争,“就是将规模经济与竞争活力两者有效地协调起来,从而形成有利于长期均衡的竞争格局。有效竞争是中国电信业改革的目标之一”。这种理解犯了战略性错误。致命地漏算了范围经济(越差异化越经济)这种趋势。不符合中国经济的大走势,也违背了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现在利润下降,从企业竞争战略角度讲,正是无法适应差异化造成的。因为语音业务比较同质化,数据业务更加差异化。用同质化的规模经济和成本领先战略,去面对差异化的市场,自然与苹果、谷歌等低成本差异化的企业,在战略上距离越拉越远。而it不同于ct的主要之点就在于,数据业务企业更适合低成本差异化的企业基本竞争战略(钱德勒的范围经济战略,或长尾战略);电信业务企业更适合高成本差异化的企业基本竞争战略(波特的差异化战略)。钱德勒与波特在差异化上的成本曲线,切线斜率正好相反,代表相反的两种生产方式。这一点没有被深刻认识到。说明对转变发展方式研究不到位。企业竞争战略都偏离了,企业竞争力偏离,就像孙悟空跳不出如来佛掌心一样自然。二、针对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弱点加以补救的电信改革思路建议1、调整电信改革指导思想将“以发展第三代移动通信为契机,合理配置现有电信网络资源,实现全业务经营,形成适度、健康的市场竞争格局,既防止垄断,又避免过度竞争和重复建设”,调整为:以发展移动互联网为契机,合理配置现有信息技术与电信网络资源,实现网业分离,形成普遍服务与保值增值互补,基础平台业务与增值应用业务互补,垄断与竞争互补的新型市场结构,促进技术融合、业务融合、产业融合。2、调整不适应ict融合的管理体制与产业政策合并软件与服务管理部门与电信管理部门,解决造成中国ct与it两张皮的管理体制分割问题。鼓励电信业与软件服务业的跨行业兼并重组。电信改革以往总是在电信业内排列组合。现在如果看清短板在it,就应以产生世界级的ict企业为目标,推动进行it与ct企业之间的跨行业整合。举例来说,如果发现苹果公司的数据核心技术是靠中间件(widgit),那对应的国内中间件企业,如何补进中国电信或中国联通?如果超越苹果公司的下一步靠p2p,那谁具有世界水平,没有应该像“核心高基”那种力度,在科技部支持下开发出来。集中力量,帮助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掌握it核心技术、数据核心业务,加强ict核心竞争力。3、推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内部网业分离1)简单回顾网业分离在中国电信改革中,最早可追溯到王小强的公用网与服务分离结构下的改革方案。这个结构至今仍未过时。它的要点是基础网络与其它运营商,通过接入价格管制结合,再通过价格管制,与可竞争性活动结合。阚凯力等专家对网业分离也有较多研究。2)国际经验bt在网业分离中提出接入平等原则eol(equiva-lence of inputs),即在提供产品或服务时,应该在相同的条件(包含价格和服务品质)、相同的时间尺度、相同的系统流程,以及相同的商业资讯的前提下,对所有的竞争性运营商(包括bt自己的零售业务部门)一视同仁。3)分离目标推动内部网业分离的目标,是增强企业活力,以开放方式激活数据业务、应用服务活力,实现业务倍增;同时加强核心业务竞争力,处理好网络基础业务与信息应用服务关系。要通过新的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充分调动企业发展数据业务和信息应用服务的积极性;充分利用企业外部资源,进行跨企业边界的资源整合。通过公平竞争,理顺产业关系、企业关系,实现多赢。4)分离模式网业分离有不同的模式,包括会计分离、功能分离、结构分离和所有权分离等形式。其中功能分离值得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借鉴。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可以尝试将运营业务分拆为两部分,一部分投资并运营电信基础设施;另一部分在网络上提供服务,和其他公司一起竞争,允许保留所有权不变。5)规制原则在电信接入上,网业分离要求非捆绑网络元素接入(unbudled access to the network elements)。要求主导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向其他电信业务经营者提供其全部或部分网络元素的出租、出售服务,而不进行捆绑。在互联互通上,网业分离要求遵循非歧视性原则。主导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基于平等待遇原则,向提出互联互通请求的所有电信业务经营者提供相同时限、相同资费、相同条件、相同方式和相同质量的互联互通服务,以防止主导电信业务经营者采取扭曲市场竞争的措施实施不公平的互联互通行为,妨害电信竞争市场的公开性、公平性和公正性。4、建议企业推进配合网业分离的管理创新同互联网企业相比,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利润失血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缺乏“由应用部门购买服务的方式,让资金回到宽带运营商的层面”这一收入来源。这不完全是电信改革本身的问题,也不是发改委、工信部解决的问题,而主要是国资委下中央企业自身改革的问题。上述网业分离主要解决普遍服务与保值增值互补机制问题,但保值增值本身还要靠企业改革配合实现。因此在这里一并向企业提出建议。1)进行现代企业制度创新以往国有基础电信运营商改革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主要着力点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这种改革在国际金融危机后开始过时。互联网影响从生产力传导到生产关系,最突出影响是将更加“现代”的企业制度的重心,放到所有权内部,实现支配权与使用权的分离。例如中远集运“变拥有为控制”(以租代买)的经验就是一例。而云计算就是支配权与使用权的分离互补的最佳实现方式。这种新产权改革可能对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业绩产生的一个积极影响,是在网业分离中,利用数据化的生产资料和固定投资可零成本复制(供增值业务分享)的特点,把生产资料与固定投资放到云上(网络中);使差异化的增值业务得以实现轻资产运营。举例来说,苹果商店模式中,差异化应用服务,并不是象中国电信这样,内部开发,而是通过免费提供平台和开发工具,由四五十万开发者以轻资产方式进行运作。这是领先的互联网企业普遍采取的产权模式。可供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借鉴。以此方式,可以帮助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低成本地利用it产业的外力,民营企业的外力,加强自己,实现ict产业和谐。2)进行战略创新当前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在实现国资委做强做优,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目标上遇到的战略天花板,是没有跳出波特企业竞争战略中,成本领先战略与差异化战略不相容这一传统工业化局限。这一战略局限在实战中的表现,就是企业一线员工辛辛苦苦打了一年价格战,把市场占领后再一看,利润极低,与互联网企业在数据业务主战场上的差距越来越大。问题出在,战术层面发挥竞争力的潜力,受到战略落后的限制。互联网领先企业则普遍采取了与波特相反的企业竞争战略,即低成本差异化战略。这种战略把波特认为不可能结合的低成本与差异化进行了嫁接。经过研究,实现这种战略的秘密在于两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扩大初始固定投入,缩小边际投入,(通常中间通过api在相同或不同所有权主体间进行切分和联接,实现支配权与使用权分离),意图是造成报酬递增条件。这一研究发现促成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向新经济增长理论的转变。第二个条件,将初始固定投入(经常是核心业务),从原子业务,向数据业务转变,形成数据核心业务。意图是利用数据固定投入可零成本复制特性,造成报酬递增效果本身,从斯蒂格里茨、克鲁格曼的规模报酬递增,向潘泽的范围报酬递增的转变,达到翻转波特差异化战略的实战效果(改变成本曲线的切线斜率方向)。以此可以从基本面上,战略性地扭转中国电信、中国联通难以实现低成本高利润的问题,通过战略创新,跟上互联网时代的步伐。3)进行模式创新两化深度融合,要求企业模式创新。模式创新是发展方式转变在生产方式转变上的具体落实。具体到ict业务来说,当前以“平台基础业务+api+应用增值业务”为特征的苹果模式,正取代全产业链经营(包括全业务经营),成为模式创新的主流方向。在网业分离条件下进行全业务经营,获得利润高增长,要区分、处理好两类数据业务。一类是自身的数据业务,一类是应用服务商的数据业务。根据前述规制原则,运营商要平等对待这两类业务。这构成对全业务经营的严峻挑战。是采用相对封闭的全产业链模式(如欧洲手机生产模式),还是开放的模式(如谷歌模式),美国争论也很激烈。从趋势看,明显开放模式对保持利润高增长的潜力更大。这一点也应注意。4)进行业务创新数据核心业务薄弱是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的突出业务短板,也是其数据增值业务收入不佳的内在原因。数据核心业务,是决定数据增值收入的关键。目前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在数据核心业务上与美国ict企业 的差距是全方位的。具体包括基础数据技术支撑层、基础数据业务支撑层和asp支撑层业务上几乎全部高地的失守。在这种条件下开展互联网增值业务,相当在没有北约飞机掩护下,单纯靠步兵去冲击卡扎菲,效果可想而知。为此,需要提高对数据核心业务的重视。目前,无论是中国电信“基于网络和平台的综合信息服务商”(智能管道、综合平台、内容应用参与者),还是中国联通构建智能普适网络的想法,都不足以在国际上占据ict产业制高点,更多强在偏于ct的智能管道。有些还与网业分离相悖。除非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甘心在ict全局中被互联网企业边缘化,在现有行业排名中往腾讯、百度以下的更低位置继续下滑,否则就还需要进行更大力度的业务创新。[网站备案]

本文出自快速备案,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

本文永久链接: https://kuaisubeian.cc/7528.html

kuaisube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