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今天发布百度手机卫士,从PC端杀入移动端安全趋势

         一年前百度收购创新工场旗下的点心,这个团队的重点产品便是点心OS和安卓优化大师。点心团队不久之前入驻百度大厦办公,一定程度也是为了加快手机卫士项目的进度。今年春节前后,百度收购了移动安全公司:Trust Go,这家总部位于硅谷的移动安全公司为“百度手机卫士”提供了很多病毒查杀相关的核心安全技术。         移动安全对百度至关重要:控制能力         在百度收购点心的前夕,它还战略投资了安卓刷机工具“卓大师”。今年则以19亿美元收购了91无线。再加上百度云ROM,百度已在系统ROM、刷机工具、手机管理和优化工具多个层面拥有了自己的移动端产品。但在推出百度手机卫士之前,仍欠两环:操作系统和安全。         尽管在PC端拥有浏览器、输入法以及安全工具,但因暂未形成与百度搜索地位匹配的安全能力,导致百度在一些竞争中颇为被动,竞争对手甚至恶意在浏览器擅中自修改搜索结果,干扰用户。         为此,百度一方面重构PC端客户端,力推百度浏览器、安全卫士、百度杀毒;另一方面在移动端则早早部署,先做准备。移动安全与PC安全有着完全不同的用户需求,游戏规则,参与者,也有着完全不同的竞争格局,百度的机会并不比任何对手少。         若百度移动安全成功,既可避免被竞争对手借“安全”之名打击,又可保障自己对渠道的绝对控制能力。如果说应用分发能力确保App可以成功分发出去,百度安全能力的任务则是帮助这些App能安全、便捷地在用户手机上存在和使用。         百度手机卫士搅局移动安全市场,起点高,胜算几何?         百度手机卫士本版包括防诈骗、病毒查杀、防吸费、流量偷跑监控、话费充值、流量购买等功能。这与360手机卫士、腾讯手机管家等其他安全产品功能既有重叠,也有区隔。         手机安全玩家屈指可数:3个卫士、2个管家、1个大师。有些公司的安全产品策略为群组形式,例如金山、360,但均有一个主打产品,其他作为协同(由于安全产品五花八门,不胜枚举,只举主流产品,因为争议性较大,网秦不列)。         可以看出,这些安全产品同质化严重,不论是名字,还是功能,看上去都“差不多”。你有我有大家有,有的公司是单兵作战,有的则是团队作战。百度手机卫士是做减法的思路,差异化则是“防吸费”,这是其当前的主打功能,百度安全卫士或许认为这是目前安卓用户中的主要需求。         如果这是一款新推出的产品,凭着这个差异点、百度品牌和分发能力,能获得多大市场难以评估。但它是从安卓优化大师优化而来,后者已经是百度14个过亿用户的App之一,因此,这些用户将自然迁移为百度手机卫士的用户,生来便有1.5亿用户,起点高。         艾媒咨询发布《2013年第三季度中国手机安全市场季度监测报告》显示,Q3移动安全市场,360手机卫士份额最高,71.9%;腾讯手机管家38.3%,第二;其他玩家金山、LBE、安管则低于8%。360手机卫士用户数超过4亿,按照百度手机卫士1.5亿的用户算,其在移动安全领域将获得超过15%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三。         百度手机卫士能否留住1.5亿用户以及获得更多用户呢?         “人有我有”的功能由于同质化严重,关键还是比拼技术和产品体验。         与百度杀毒PC版与卡巴斯基合作的玩法不同,百度去年成立安全实验室能力,专注于研究移动安全。在今年11月获得全球杀毒专业评测AV-test的第一。金山、360也曾获得这个排名。但这至少说明,百度移动安全通过自行研发、收购TrustGo已经具备硬实力。在产品体验上,安卓优化大师已经赢得口碑,1.5亿的用户更是证明。因此我认为百度手机卫士要留住1.5亿老用户是没问题的。         在获得新用户上,百度有最大的应用分发渠道。PC端的软件分发入口话语权较弱,但移动端则会起很大作用。另外,它瞄准的“防吸费”以及之后的“财产安全”正在成为刚需,如果能很好满足这些安全需求,百度手机卫士仍旧有机会从对手那里抢夺市场。这步棋对百度十分重要,就像马化腾将安全看做腾讯的“国防事业”一样,百度手机卫士也是百度在移动帝国重要的国防工程。         安全需求是多变的,安全厂商还需上下求索         不论是PC端还是移动端,安全均是刚需。但移动安全诉求与PC端又完全不同,且一直处于变化之中。         电脑上的病毒需要借助网络自我复制传播,但手机因为网络和系统的限制,使得病毒类攻击手段难以发挥。这也是专注于“手机杀毒”的网秦等厂商遇到困局的核心原因之一,它们没抓住用户的真实需求。         用户在电脑上访问网站时,病毒木马用浏览器弹出、自动下载等方式潜入电脑。移动设备上这样的玩法难以实现。用户在应用市场下载App,而手机浏览器使得弹出等方式也很难实现。         系统层面,iOS的家长控制使得恶意软件根本无法审核通过,而开源的安卓,整个系统不断升级也减少了漏洞被利用的机会。         因此,2010-2011年手机安全主要是“优化管理”的需求,背景是彼时手机配置也偏低,优化对象是稀缺资源例如内存、CPU、电池。人们想让手机可以快一点,能装的东西多一点,不要老弹出“内存不足”。         2012-2013,移动安全需求渐渐演变为“泛安全”需求,摩尔定律下配置越来越高,但是用户发现,增加的配置被一些无良App“偷”了,它们偷跑流量,后台启动,读取通讯录,上传位置信息。同时,骚扰电话、垃圾短信、电信诈骗却与日俱增。这时候,用户需要“用得爽”,不要被偷窥、不要被骚扰、不要被诈骗。

本文出自快速备案,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

本文永久链接: https://kuaisubeian.cc/919.html

kuaisube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