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传播的新闻性

技术的发展总会带来新的传播工具和传播方式。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打通移动通信网与互联网的界限的微博,成为人们及时传播信息和进行沟通的新宠。本文主要就微博的新闻性进行探讨。微博发展现状微博,是建立在Web3.0基础上的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互动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三言两语、现场记录、发发感慨、晒晒心情等。最早也是最著名的微博是2006年在美国崛起的Twitter,2007年3月微博的概念被饭否网(现已关闭)引入国内,2009年8月,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新浪网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成为门户网站中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微博正式进入中文上网主流人群视野。从微博客的发送特性上来看,微博客具备了4A元素(Anytime,Anywhere,Anyone,Anything),成为一种流动的互联网装置。①最受用户欢迎的、国际上最知名的“微博”网站是Twitter。2010年11月16日,中国首届微博开发者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10月底,新浪微博用户数已达5000万,用户平均每天发布超过2500万条微博内容。②新浪销售策略中心总监艾勇2011年1月7日透露,新浪微博目前每月用户增长超过1000万,预计2011年用户数量将达到1.5亿。③目前,微博网站还在成长和扩张之中,在可以预见的将来,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的进一步发展,微博的发展空间将进一步扩大。微博的新闻性微博信息具有真实性、及时性、重要性等新闻特性。新闻具有真实性、及时性、重要性等特征,微博同样具备,而在及时性方面,微博可以说是零反应时间。传统媒体和在Webl.0时代,信息的发布都需要采访、撰写、审查、发布等环节,虽然Web2.0大大缩短了信息的发布时间,但依然需要信息传播者撰写标题、内容和编辑发布,总之不能实现信息发布的零反应时间,延缓了新闻信息的及时传递。相反,微博的简短、及时、便捷和多样化、同步化,使得信息的传递无限接近零反应。微博信息的真实性可以被及时印证,特别是具有“舆论领袖”特质的博主,他们的信息传播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都是真实的,因为他们担负着传播信息的社会责任和影响,一旦出现虚假信息,就马上会有人指出,使得他们不但不能成为“舆论领袖”,而且还会从圈子里面淡出,成为边缘人。微博发布的信息不一定都重要,但从大家讨论话题的密集度、转载度、热门度等方面我们却可以发现新闻点,可以发现有价值的新闻信息,这样聚合多个微博信息之后,我们就能够及时发现有价值的新闻线索,进行新闻报道。比如新快报记者华静言2010年2月4日写的报道《网友微博直播中国7人登山队印尼脱困过程》就是把潘石屹、封新城等人的微博进行汇聚,从而形成一条牵动人心的新闻报道。2011年两会召开期间,微博成为信息传播的亮点,委员们通过微博收集提案、晒提案,网友通过微博参政议政,报纸等媒体通过微博报道最新消息等,都是微博新闻性的重要体现。微博信息具有信息属性、舆论属性、宣传属性、商品属性等新闻属性。新闻的信息属性是新闻在满足人类生产劳动和社会交往中最基本的获知与决策需求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特性及价值。它反映的是新闻传播与人类信息交流之间的关系。④微博满足了人们在快速转换的社会中沟通的需要,人们讨论的话题具有特定的意义,满足了人们获取信息、更新知识、相互交流等方面的需求,是客观的、动态的、普遍的、变换的,具有传递性、系统性和层次性,而这些特性又恰恰是信息属性的表现,也是新闻传播过程中所具备的基本要求。舆论属性是微博较为明显的属性。从以潘石屹、任志强所代表的企业家利用微博平台“互相嗔骂”吸引眼球,到唐骏学历造假事件,到记者被通缉案,再到“上海大火头七”当天,普通民众与精英阶层微博直播等,微博将舆论引导到所希望的状态,成为各方(包括个人和团体)在短期内施展影响力的主要方式。微博的宣传性目前主要体现在明星和草根身上,也有部分企业采用此媒体作为自己的传播平台。微博的商品属性跟网站及博主的知名度和关注度有关,同时也跟博主的个人消费习惯有一定关系。网站可以通过海量信息进行短信分成和为企业提供广告服务,也可以提供给个人购买虚拟产品来装扮微博空间;博主如果有足够大的粉丝团体的话,不仅可以推销自己的产品,开展电子商务服务,而且由于知名度的提高,还可以得到潜在的商业利益,如著书立说、为商家推销商品等。报道突发事件的便利性。突发性事件因其突发性、复杂性、破坏性等备受人们关注,短时间内正常信息渠道容易不畅,人们会因恐慌而丧失理性,往往造成大量谣言的滋生和蔓延。结合微博客的特点,笔者认为其是突发性事件中谣言传播的绝佳工具。微博客作为一种新兴的自媒体,延续了博客自媒体无序、自发、随意的特点,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它140个字的文本内容很难对事件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作深入细致的报道,容易出现断章取义的报道。外加微博客的传播主体多为个人,报道视角多为微观,报道内容多为个人所见所感,对突发性事件的报道较难做到客观、全面、公正。这些都使得突发性事件发生后,微博客很容易成为谣言产生和传播的场所。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微博客也是十分优秀的辟谣平台。突发性事件爆发后,权威机构、传统媒体、专业人士等可以通过微博客平台第一时间发布准确信息、辟除谣言,如甲型H1N1流感事件发生后,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就在Twitter上建立了账户,用来发布和甲型HlNl流感相关的权威信息。⑤微博新闻性的发展趋势微博的发展方兴未艾。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政策的规范,微博的发展前景普遍被人们看好,但如果作为一种新闻发布媒体的话,我们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增强信息发布的权威性。首先,由于微博只能发140个汉字,信源的简短也使得大众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容易误导大众。其次,微博的发布者不一定都具有新闻敏感性,很容易忽略一些具有新闻价值的东西。再次,在传统媒体上发布的新闻可以挖掘广度和深度,但在微博上具有深度和广度的新闻很难报道。最后,信源的倾向性可能导致信息片面或者失真,从而形成虚假报道,产生流言或者谣言。所以,加强信息发布的权威性、真实性,是微博新闻发布的首要前提。明确微博的新闻发布要求。首先必须从制度上规范微博新闻发布的要求,要强化新闻信息发布者的自律行为,这样他律与自律相结合,才能从根源上保证信息的真实、公正和公平。其次,要强化新闻写作能力,保证在140个字之内能够把意思表达得清晰明了,并符合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再次,要加强对技术和信息编排的驾驭能力,能够及时与用户互动,及时解决用户的问题,加强与用户的黏性,保证信息传播的受众面。解决好与传统媒体报道的共生性。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尽管没有微博这样及时,但可以作全面的、深入的报道。正是这两者的互补性,才使得我们务必要处理好它们的共生性。在现实新闻报道中,我们可以利用它们的优缺点取长补短,使它们在报道中互相补充,相互印证,让大众能够立体地感受到某一新闻事件对它们的影响或者意义,使它们乐于接受这种互补,这样,我们就可以既能及时报道新闻,又能全面、深刻地对其进行剖析,从而达到良性循环的目的。问题是在发展中出现的,我们也要在发展中去解决它,当微博在新闻报道中的问题越来越少的时候,也就是微博新闻报道大展宏图之时,这值得我们期待。(作者为九江学院文化传播学院广告教研室教师)注释:①孙卫华、张庆永:《微博客传播形态解析》,《传媒观察》,2008(10)。②新浪网,新浪微博用户数超5000万,http://tech.sina.com.cn/i/2010-11-16/8785-97561.shtml③新浪网,新浪微博:2011年用户数量将达1.5亿,http://tech.ifeng.com/internet/detail-2011-01/07/8785-9756_0.shtml④郑保卫:《新闻理论新编》,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7页。⑤蔡晓婷:《突发性事件中的微博客传播》,《新闻爱好者》,2010(6)。[kuaisubeian.org]

本文出自快速备案,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

本文永久链接: https://kuaisubeian.cc/2850.html

kuaisubeian